第397章 他懂个屁的食品工业!教授当场发难,全场看品哥笑话!(2/2)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声音,將预-制菜,或者说,將整个食品工业化,妖魔化了。”
“他们用一些极端个例,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標题,煽动大眾的非理性情绪,製造对立,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话音未落,会议厅里,那些来自传统餐饮企业的大佬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这顶“不负责任”的帽子,扣得又高又硬。
陈品心里乐了。
好傢伙,这老头儿,指名道姓报我身份证號得了。
张建国扶了扶眼镜,继续他的“宏大敘事”。
“我们必须明確一点,餐饮工业化、標准化,是歷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为什么?”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安全!绝对的安全!”
“一家小餐馆的后厨,卫生状况谁来保证?厨师的操作是否规范谁来监督?食材的来源是否可靠谁来追溯?”
“这些,都是巨大的、不可控的风险!”
“而標准化的中央厨房,可以实现全流程的无菌化生產,严格的品控检测,標准化的杀菌工艺!这才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最大保障!”
他看向国宴总厨谭大师的方向。
“我承认,传统烹飪有其艺术价值。但我们不能要求每一家快餐店,都达到国宴的標准。对於广大普通人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甚至还捧了一下谭大师。
接著,他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稳定!品质的稳定!”
“中餐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就是不稳定!同一个厨师,今天心情好,炒出来的菜就好吃。明天失恋了,盐都可能放多。换一个厨师,味道更是天差地別。”
“这对於一个连锁品牌来说,是致命的!”
“而预製菜,解决了这个根本痛点。它能保证你今天在京城吃到的这盘鱼香肉丝,和下个月在羊城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样!这是对品牌信誉的承诺,也是对消费者体验的尊重!”
他环顾四周,语气愈发激昂。
“第三,效率!无可比擬的效率!”
“现在餐饮业最大的成本是什么?是人力!是房租!一个好厨师,千金难求!后厨面积,寸土寸金!”
“预製菜,大大降低了对厨师的依赖,节约了后厨空间,提高了出餐效率!这最终会反映在菜品的价格上,让更多的人,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美味的食物!”
“所以我说,食品工业化,不是消费降级,恰恰是美食的『民主化』!它让曾经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稳定品质,走进了千家万户!”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条理清晰。
从食品安全,到品质稳定,再到降本增效,最后甚至上升到了“美食民主化”的高度。
逻辑上,几乎无懈可击。
那些餐饮企业的老总们,听得连连点头,看向张建国的眼神,充满了认同和感激。
他说出了他们所有人的心声。
说完,张建国教授喝了口水,最后做了个总结。
“至於网上那些,拿著化学添加剂说事,拿著保质期说事的言论,在我看来,更是暴露了其科学素养的匱乏。”
他的目光,这次毫不避讳地直视陈品。
“我们吃的盐,是氯化钠,是化学品。我们喝的水,是一氧化二氢,也是化学品。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这是科学常识!”
“用『科技与狠活』这种戏謔的、污名化的词语来博取流量,是对科学的褻瀆,是对行业的伤害!”
“我们今天在这里討论的,应该是如何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標准,而不是因噎废食,开歷史的倒车,被一些无知、狂妄的网红牵著鼻子走!”
“我的话说完了。”
他靠回椅背,脸上是胜利者般的微笑。
整个会议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从张建国身上,转移到了陈品身上。
这一番话,几乎是把陈品之前所有的观点,都批驳得体无完肤。
而且,是从科学、產业、社会发展等多个宏大角度进行的降维打击。
你怎么反驳?
你反驳安全,他说你小作坊风险更高。
你反驳味道,他说你品质不稳定。
你反驳添加剂,他说你没文化,不懂科学。
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局。
钱飞和林晚在后排,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他们感觉,老板像是被一个绝顶高手,用內力死死地压制住了,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主持人也感觉到了这股凝重的气氛,他看向陈品,带著一丝探寻的意味。
然而,陈品只是静静地听著。
脸上甚至还带著一丝玩味的笑意。
仿佛张建国刚刚那番慷慨陈词,说的不是他,而是什么不相干的笑话。
主持人见陈品没有立刻发言的意思,便转向了下一位。
“感谢张教授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有请『鲜达物流』的创始人,刘东强先生,从供应链和產业经济的角度,谈谈他的看法。”
那位叫刘东强的胖老板笑呵呵地打开了话筒。
“张教授说得太好了,我完全赞同。我只补充一点,从经济和民生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