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滷味方子(2/2)
“香料我去看过了,镇上的药铺就有卖。是得些钱,但一次买来能配出不少滷水,这滷水只要保存得当,越用越香,叫做『老汤』,以后每次卤东西,添点水加把盐就成,长远看是划算的。至於销路……”
他顿了顿,眼中闪著光,“镇上脚夫、扛活的,赶集的小贩,天寒地冻的,谁不想几文钱买块热乎、油水足又顶饿的滷味尝尝?咱定价便宜些,肯定有门路!退一步说,就算卖得慢些,咱自家过年也能当个硬菜,总比下水白白糟蹋了强。”
他条理分明,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还点出了可重复利用这个关键概念。
王金宝听著,紧锁的眉头渐渐鬆开。
赵氏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低声道:“他爹,三郎读书多,见识广……要不,试试?”
王金宝沉默地抽了几口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著他沉思的脸。
半晌,他猛地一磕烟锅,发出“篤”的一声响:“成!听三郎的!试试就试试!成了是条路子,不成……就当给咱家添菜了!”
————————
次日一早,王金宝便揣著王明远在纸上写下的方子,顶著寒风去了镇上药铺。
方子上列著:八角、桂皮、椒、小茴香、草果、香叶、良姜、白芷……足足七八样香料。
掌柜的按方抓药,当那包包好的香料递到王金宝手里时,掌柜报出的价钱让他眼皮狠狠一跳——五百文!
这价格让王金宝心疼的要死,但是想想是不是能真如儿子所说,那个劳什子腐朽变神奇!
之前卖药的事情让家里收穫颇丰,他已经从內心就很信任这个三儿子,更何况三儿子还已经是个读书人了,他对於读书人有种盲目的信任。
他攥著那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纸包,一路走,一路心尖都在颤。
晚上,王金宝让母亲和大嫂把准备好的东西仔细清理了出来。
王明远亲自上手,按照方子和书上提点的步骤,指挥著母亲和嫂子帮忙。
一个猪头劈成两半,一掛肥肠用草木灰和醋反覆揉搓冲洗得没了异味,还有一副猪心猪肝。
第一步,焯水去腥。 大铁锅里注入冷水,將处理好的下水悉数放入,又倒入小半碗父亲捨不得喝的劣质浊酒(权当代替料酒),再拍进几块老薑。灶膛里柴火烧得旺旺的,水面很快翻滚起灰白的浮沫,一股浓烈的腥臊气瀰漫开来。王明远用大笊篱仔细撇去浮沫,直到汤水变清,才將下水捞出,用冰冷的井水反覆冲洗,直到触手温凉,彻底去掉杂质。
第二步,炒色上红亮。 家里没有冰,王明远便用红代替。锅里放少许荤油,油热后下红。王明远屏息凝神,用小火慢慢搅动,看著粒融化、起泡,顏色由浅黄变作深红如枣的稀。他不敢怠慢,迅速倒入一碗热水——“刺啦”一声响,色瞬间化作红亮的水,空气中瀰漫开一股焦特有的甜香。
第三步,熬製卤汤。 家里没有老汤底,只能从头熬製。王金宝早上买回的香料包被王明远用乾净的粗布仔细包好,扎紧口子。大锅里重新添足水,放入焯好洗净的下水,倒入熬好的色水,再將那珍贵的香料包沉入锅底。最后,王明远又抓了一大把粗盐撒进去。灶膛里的火被压成了温吞的小火苗,锅里的汤水先是剧烈翻滚,隨著香料包在汤中沉浮,奇异的复合香味——桂皮的辛甜、八角的浓郁、椒的麻香、草果的厚重——开始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渐渐盖过了最后一丝腥气。汤色在色的晕染和香料的共同作用下,变成了诱人的深琥珀色。
时间一点点过去,锅盖边缘开始冒出绵密的白气,那香气也愈发霸道、醇厚,从灶房的门缝、窗隙里钻出来,瀰漫了整个小院。
原本在屋里玩耍的虎妞和狗娃像两只被香味勾住的小馋猫,循著味儿就溜到了灶房门口,扒著门框使劲吸溜著鼻子:“好香!好香!娘,三叔,是不是肉好了?”
一个多时辰后,王明远估摸著火候差不多了,用筷子戳了戳锅里的猪蹄,轻易便穿透了皮肉。他小心地揭开沉重的木锅盖——
轰!
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肉香混合著深沉馥郁的香料气息,如同实质般喷涌而出,瞬间填满了小小的灶房,又顺著寒风飘散到院子里!
只见锅中汤汁浓稠红亮,猪头肉颤巍巍地泛著油润的光泽,猪蹄燉得软糯脱骨,肥肠吸饱了汤汁显得格外饱满诱人。那香气,醇厚、霸道、层次分明,既有肉脂的丰腴,又有香料的深邃,还带著一丝色赋予的微甜焦香,勾得人腹中馋虫大动!
“老天爷!这……这也太香了!”二哥王二牛第一个忍不住叫出声,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锅里。
王金宝也狠狠咽了口唾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比……比镇上酒楼飘出来的味儿还衝!”
王明远用筷子夹起一小块肥肠,吹了吹,先递给早已急不可耐的虎妞,又夹了块软烂的猪头肉给狗娃。两个孩子顾不得烫,囫圇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小脸却瞬间被巨大的满足感点亮:“肉肉!好吃!香!三叔真厉害!”
王明远自己也尝了一块猪肝,入口先是浓郁的咸香,接著是香料复杂的回味在舌尖层层绽放,最后是猪肉本身那被彻底激发出来的鲜美,毫无內臟的腥臊,只有满口的醇厚与满足。
“好!好!好!”王金宝连说三个好字,黝黑的脸上因激动泛著红光,最后一点对那五百文的心疼彻底烟消云散。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得嚇人:“干!就干这个了!老大媳妇,赶紧的,把咱家那口最大的锅刷出来!老二,去柴房抱柴火!孩他娘,把剩下的下水都拿出来!三郎,你看著火候和料!咱今晚不睡了,熬它一大锅,明天一早,推到镇上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