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186章 两年已过

第186章 两年已过(2/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修仙界当幼师,五个崽崽把我宠懵了 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死亡亿万次,我逼疯华夏749局 我,巫族炮灰,捡词条捡成了盘古? 作妖老太重生回到70年代 穿进后悔流?开局百抽,抽爽了! 重生七零:我让儿子们都当上门女婿 別哭,我轻点就是了 继子谁爱养谁养?我独宠纨绔小叔 穿书年代,炮灰原配携崽随军去啦

他无法做那无牵无掛、一往无前的利剑,那他便努力成为一棵大树,根系深扎於泥土,枝叶尽力伸展,既能为自己珍视的人遮风挡雨,亦能为需要荫蔽的人提供一方清凉。

——————

自那日后,书院里的议论风波渐渐平息,王明远的生活重归固有的节奏,却也比往日更加忙碌。

除了甲班日益艰深的课业,他还需定期前往后山,接受周老太傅认他为“记名弟子”后的考校与指点,老太傅的要求比之以前也更为严苛。

经义策论,务必精深透闢;算学推演,力求严谨创新。

王明远打起十二分精神,如饥似渴地吸收著这位帝师倾囊相授的学识与智慧。

时光便在朗朗书声与默默苦读中悄然飞逝。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

岳麓山的枫叶红了一次,又落了一次;山涧的溪流涨了一回,又瘦了一回。

转眼间,王明远在岳麓书院,又度过了近两个春秋。

这两年里,学业上,他已在甲班站稳脚跟,课业考评始终名列前茅,尤其在经义与策论上,见解愈发老练深刻,屡得教諭讚誉。

那手融合了现代审美与古法架构的书法,也愈发纯熟精湛,在书院中已小有名气,常有人慕名来求字或请教。

狗娃则在食肆干得越发得心应手。

他的厨艺在刘大叔的指点还有自己的钻研创新之下进步神速,不仅將家乡麵食做得地道十足,还学会了不少湘江风味菜,也发明出来不少的创新菜,当然这也少不了王明远的“提示”。此刻狗娃儼然成了食肆的“主厨”,力气大又能干,很得管事和僕役们的喜欢。

李昭仍在乙班苦苦挣扎,虽有王明远时常帮他补习功课,奈何天赋所限,进展缓慢。不过他於音律一道倒是越发痴迷,笛技精进不少,时常在课余吹奏一曲,自得其乐,倒也冲淡了不少课业上的愁闷。

李茂將“长安茯茶”的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稳中有升,已成为湘江府小有名气的西北特產铺子。他为人周到细致,不仅將王明远和狗娃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也与季景行师兄配合默契,將书院乃至湘江府的人情往来打理得妥帖周全。

季景行师兄官运平稳,虽未有大升迁,却也稳当。他时常来书院看望王明远,带来些外界消息,两人亦兄亦友,师兄也对他关怀备至。

远在长安的师父崔显正,已正式升任秦陕行省巡抚,总揽一省政务,位高权重,书信中常提及整顿吏治、恢復民生之艰辛,亦不忘勉励王明远专心学业。

家中父母兄嫂,时有书信传来,絮叨著家长里短,猪妞、定安又长高了,家中一切平安……字里行间,是平淡而真切的思念与牵掛。

王二牛偶尔也会托军中驛卒捎来只言片语的书信,报个平安,字跡歪扭却有力,只说边关苦寒,但身子结实,让家里勿念。

一切,似乎都在平稳而积极地向好发展。

不过,也到了离別的时间了。

因为,马上要回长安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港片:枭雄大佬,从屯门开始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斗罗:龙王之我在斗罗种神树 四合院,何师父的小院子 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 从1981重新开始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无尽深海,但能化身神龙 名义:沙李配不行?那就高李配! 趋吉避凶,从重生幼龟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