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新政安江东,神技定乾坤(1/2)
吴郡顾氏府邸的“致远堂”,昨日还上演著一场决定江东士族命运的鸿门宴,今日,却已然换了人间。
大堂之內,再无昨日的歌舞昇平与暗藏机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固的肃穆。
顾雍、陆绩、朱桓三家的家主,带著各自家族的核心子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侧。
昨日被气得昏死过去的张温没有来,据说是臥床不起,张家派来的,是他那个战战兢兢的长子。
他们都在等。
等那个白衣青年,那个用言语便能杀人诛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东“父师”。
孙策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却觉得有些坐立不安。
这种纯粹文事的场面,远比千军万马的战场更让他感到彆扭。
他时不时地看向身旁的郭独射,眼神里满是依赖。
郭独射依旧是那副没睡醒的模样,手里把玩著一个温润的玉杯,仿佛对眼前这些掌握著江东经济命脉的土皇帝们视若无睹。
“咳。”还是顾雍沉不住气,率先站了出来,躬身一拜,
“启稟父师,將军。吴郡府库、田亩、户籍文书,皆已清点完毕,封存入库,静待將军与父师接收。”
他身后,陆、朱、张三家也连忙跟著表態。
“我等家族愿献出族中良田三成,私兵五百,以助將军成就大业!”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壁虎断尾,破財消灾。
他们被郭独射昨夜那番“碾得粉碎”的威胁嚇破了胆,只求能保住家族的根基。
满堂士族,皆屏息凝神,等待著郭独射的裁决。
在他们看来,这新来的征服者,无非是想要钱、要粮、要人。
他们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然而,郭独射却只是轻轻一笑,那笑容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田產?我一分不要。”
“私兵?一群乌合之眾,留著看家护院吧。”
他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顾雍等人面面相覷,完全摸不透这位爷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要钱粮,不要兵马,那他图什么?
郭独射放下玉杯,站起身,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我要的,你们现在给不了。”
“但將来,你们会哭著喊著,求我收下。”
他走到大堂中央,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从今日起,江东,將施行三条新政。”
周瑜神色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他早已被郭独射的奇思妙想折服,此刻更是竖起了耳朵,唯恐漏掉一个字。
“其一,『屯田制』。”
郭独射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
“江东连年战乱,流民遍地,田地荒芜。此为心腹大患。”
“我將下令,所有江东军士,无战事时,皆为农夫。开垦荒地,屯粮自给。所获收成,三成归公,七成归己。”
“同时,招纳流民,授予田地、农具、耕牛,官府提供种子。首年免税,次年税一成,三年后税三成。”
此言一出,堂內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想法!
自古以来,兵就是兵,农就是农。
兵农合一,闻所未闻!
更可怕的是,这种制度一旦推行,孙策的军队將不再需要向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征缴巨额粮草,便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粮!
而招纳流民,更是釜底抽薪之计!
江东世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和依附於他们的佃农、部曲。
一旦流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谁还会愿意给他们当牛做马?
顾雍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他终於明白郭独射为什么不要他们的田產了。
他要的,是挖掉整个江东世家赖以生存的根!
“其二,『唯才是举』。”
郭独射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惊骇,继续说道。
“江东六郡,百废待兴,各地郡县官吏,多有空缺。”
“我將设『招贤馆』於建业。不问出身,不论文武,不看门第。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自荐。经考核录用,量才授职。”
“世家子弟,若有真才实学,我自然欢迎。但若想凭祖上荫蔽,尸位素餐,占著茅坑不拉屎……”
他冷笑一声,“那就趁早滚回家抱孩子去!”
这第二条政令,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士族的心上。
察举制、徵辟制,是他们维持阶级固化,保证家族权势传承的根本。
郭独射这“唯才是举”,等於是要掀了他们的桌子!
“其三……”郭独射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一体纳税』!”
“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有纳税之责。诸位田產再多,家业再大,也需按我定下的新税法,向官府缴纳赋税。一分一毫,都不能少。”
“若有隱瞒田亩,偷逃赋税者……”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前车之鑑,想必诸位还记忆犹新吧?”
三条新政,如三座大山,压得在场所有江东士族喘不过气来。
狠!太狠了!
这已经不是挖根了,这是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再用土埋上,最后还要在上面踩几脚!
堂內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顾雍脸色惨白,嘴唇哆嗦著,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想反对,可他拿什么反对?
拿他们自以为是的家世?
还是拿那些不堪一击的私兵?
在那个白衣青年冰冷的目光下,任何反抗的念头,都显得那么可笑和无力。
良久,一直沉默的陆绩,突然站了出来。
这个年少成名的才子,眼中没有恐惧,反而闪烁著一种异样的光芒。
他对著郭独射,深深一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