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 章 《望岳》鑑赏(1/2)
这间包厢面积足有三十多平,宽敞而明亮。除了李星文之外,包厢里还有其他四个人。
通过黎阳的介绍,李星文不禁感嘆道:“果然教授的朋友个个都不简单啊!”
黎阳本身就是京大中文系的教授,而另外两人,一个是山东省文学社的社长李涛,另一个则是张海,他同样也在某所大学掛名教授职称。最后一人是华夏文学社的理事丁勉。
別看这些学社仅仅只是民间组织,但它们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覷。尤其是华夏文学社,其每一个社员在文学界都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人可不是那些在网上滥竽充数的所谓“专家”能够相比的,他们都有著真才实学,基本上都是各个大学的教授级別人物。
他们的学生遍布天下,可以说,凡是国內知名大学的教授,几乎都是华夏文学社的社员。
此时此刻,在这间包厢里,这几个人正围绕著李星文的《望岳》一诗展开热烈的討论。
李涛面带微笑地说道:“李小友,你我二人可真是有缘,说不定在五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李星文的亲切和友善。
接著,李涛对李星文的《望岳》一诗讚不绝口:“你的这首《望岳》堪称千古佳作啊!通过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豪迈情怀。”
听到李涛如此夸讚,李星文不禁有些尷尬地笑了笑。毕竟这首诗並非他原创,而是他抄写前世诗人的作品。然而,面对李涛的讚誉,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实情。
这时,一旁的张海也插话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句诗真是妙极了!
大自然仿佛將所有神奇秀丽的景色都匯聚在泰山之上,而山的南北两面,就如同被阳光切割一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昏晓。
这用词之精妙,语句之优美,將泰山的雄伟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海作为山东省文学社的副社长,对文学作品自然有著较高的鑑赏水平。而且,他本人就是泰安市人,对於泰山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他自己或是跟隨组织活动,登顶泰山已经不下数十次。因此,当他看到李星文的诗词中对泰山的描写时,不禁惊嘆道:“这简直是把泰山写活了啊!”
黎阳看到两位老友对《望岳》的认可和讚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发现了宝藏的探险家,终於找到了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份珍贵財富的人。
“这首诗我看了无数遍,”黎阳微笑著说道,“尤其是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眾山小。』这简直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啊!”
隨著黎阳的话语,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他身上,仿佛他身上散发著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著人们去聆听他对这首诗的深刻理解。
“当我们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连绵起伏的眾山时,会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豪迈。”黎阳的声音充满了激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將人的视野和心境都无限放大,高度概括了人要有勇往直前、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