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將门傲骨不折腰,书案奇珍自生香(1/2)
“我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值这个价钱。”
刘玄这话不是对牙人说的,而是对笼中的囚徒。
他心中冷笑,四万钱?
自己一个禁军的军候,一年的俸禄折算下来,也不过比这个数高出些许。
何况如今时局动盪,朝廷发的俸禄常常缺斤短两,能到手的实钱远没有这么多。
那牙人没听出话外之音,还以为刘玄在犹豫,连忙加码。
“郎君,这四万,我们还只收黄金呢。”
刘玄听罢,怒极反笑。
四万钱的黄金?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而是把他当傻子在耍。
按照如今的兑换行情,四万钱黄金的实际购买力远超铜钱,这简直是在明抢。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刀子般刮向那牙人。
“乃公也是个军曲候,要不你把乃公卖了,看看值不值这么多黄金?”
牙人见他气势汹汹,不由得后退半步,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僵硬。
听到刘玄自称军曲候,笼中的男人,眼中忽然闪过一丝异色。
他缓缓从笼子的角落挪动身体,朝著刘玄的方向靠近了几分,那双锐利的眼睛第一次正视著刘玄。
刘玄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继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人也审视地打量著他,双手缓缓握成拳头。
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皇甫燕。”
刘玄心中猛地一动。
皇甫……又是安定郡的人。
这个姓氏,在这个时代,尤其与安定二字联繫在一起时,总有著非同寻常的分量。
刘玄思索了片刻,他追问道:“安定皇甫氏?”
皇甫燕下巴微抬,眼中闪过一丝与他身份不符的傲慢:“是又如何?”
安定皇甫氏,自东汉起,这个家族便以武功闻名天下,尤以平定黄巾之乱的太尉皇甫嵩最为显赫。
皇甫氏门中走出的子弟,生来便与刀枪战阵为伴。
一个將门世家的子弟,为何沦落到被当作奴隶贩卖?
刘玄脑海中飞快掠过近期时局,一个可能浮现心头。
他凝视皇甫燕,语气篤定。
“不久前雍州刺史刘沈起兵安定,討伐河间王司马顒,兵败身死……你是刘沈旧部?”
“刘沈”二字一出,皇甫燕冷漠的面容骤然剧变。
他猛然抬头,双目赤红,嘶吼道。
“刘道真误我,若非他来迟,以我军锐气,何至於此!”
一声嘶吼,让刘玄恍然大悟。
河间王司马顒进犯洛阳,朝中眾臣观望,唯有雍州刺史刘沈起兵勤王。
刘沈集结了万余兵马,其中不乏皇甫氏这样的关陇豪族子弟,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城下。
然而就在前锋已入城中、胜利在望之时。
刘沈的主力却迟迟不至,导致前锋军心涣散,最终全军覆没。
最后刘沈被司马顒腰斩,这就是给晋朝当忠臣的代价。
眼前的皇甫燕,正是那场惨败的倖存者。
果然不是什么普通的奴隶,而是一个出身將门的败军之將。
想通了这一点,刘玄再看笼中之人,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对司马顒一方而言,皇甫燕就是个烫手山芋。
此人出身豪族,在关陇將门中应该有些声望,杀之恐激起同仇敌愾。
欲降之则看他这副寧折不弯的样子,纯属痴人说梦。
长期关押又是巨大隱患,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远远地卖到洛阳来。
既能除掉祸患,又能发一笔横財,实为乱世之中的良策。
想通此节,刘玄决定亲自试试这位將门之后的分量。
“我问你几个军阵中的问题,你若答得上来,我便考虑你的价值。”
皇甫燕抬起眼皮,眼神中流露出轻蔑之色。
他冷哼一声,“儘管问。”
刘玄也不在意他的態度,直接问道。
“平地旷野,敌骑突阵,步卒当如何结阵自保?”
“此等问题也拿来考我?”
皇甫燕的不屑更甚,“当以大车环绕为营,或结密集方阵,外列长戟、强弩,以拒马枪置於阵前,使其骑兵无法发挥衝击之利。若无器械,则前排持盾,后排持矛,层层递进罢了。”
作为凉州的军士,这些人一辈子都在和骑兵对抗,经验自然充足。
刘玄点了点头,又问:“若为前锋,需领先主力一日路程安营扎寨,当择何处?营门、望楼又该如何设置?”
皇甫燕眉头一挑,似乎终於来了一点兴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