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晋祚已衰胡欲起,风云將匯汾水西(2/2)
勒支的眼中闪著贪婪的光,但隨即又有些迟疑。
“呼延兄,咱们这么干,会不会引来大麻烦?”
之前得罪了薛氏的人,已经让勒支很害怕了。
只是他们一行人夜里动手,没有留下痕跡而已。
呼延朗的眼神,却比他坚定得多。
“勒支,我兄长呼延攸已经从鄴城回来了。”
听到呼延攸这个名字,勒支神色一凛,这可是呼延攸部的大人。
呼延朗压低了声音,说的却是足以让天地变色的大事。
“右贤王(刘宣)他们,已经商议定了。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正是我等光復呼韩邪单于大业之时。他们已派人去鄴城,面见了大都督(刘渊)。”
他看著勒支,一字一顿地说道。
“大都督说了,他会想办法儘快脱身。他让呼延攸带回命令,命我等立刻招集匈奴五部及各路杂胡的人马,对外只说响应成都王,积草屯粮,实则是等他回来,共推他为大单于!復兴我匈奴大业!”
勒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的希望,但隨即又被现实的愁苦所替代。
“復兴大业......我们这些编户的,名义上是晋人的百姓,可过的什么日子?晋人的税吏,刮地三尺。活不下去的族人,只能去投靠卫氏、薛氏那些大户,当他们的田客。名为佃户,实为奴隶!还有的,被逼得卖儿卖女,健壮的男丁被送去挖矿,漂亮的女子。”
“等大都督回来,我要攻入薛氏的庄园,把他们的男人全部杀死,女人全部.......”
呼延朗下马脱下盔甲。
“我们这些军户,又能好到哪里去?我子,我孙,世世代代都要披上这身皮甲,为他们去死。我们用命换来的,是那些匈奴贵胄,学著汉人模样,在鄴城里高谈阔论,早就忘了我们这些同族还在泥里打滚。”
他眼中的恨意,並非无根之水。
魏晋承接东汉末年的乱世,赋税沉重,远超两汉。
平民的地位日渐卑微,只略高於国家的奴隶。
甚至可以说,如果坞堡庄园是一个小范围的奴隶社会,那么整个晋朝,就是一个大范围的奴隶社会。
汉人尚且如此,被强行迁徙的胡人,境况只会更差。
五胡乱华的根源,除了司马宗王的內战,更多便在於此。
等到再过些时日,昔日的奴隶,便会骑到晋人的脖子上,让汉儿成为比胡人更低下的存在。
司马氏和这些士人的罪孽,却要普通汉民用数百年的时间来背负!
呼延朗看著勒支,沉声道。
“所以,我们才要动手。大都督需要我们积攒实力。这薛家,便是我们最好的资粮。”
他奉右贤王之命,来到这汾水西岸。
便是要给这些空有悍勇却不知韜略的同族,进行技术指导。
教他们如何积蓄力量,如何袭杀晋人的豪族,如何將那些本该属於他们的东西,一件件拿回来。
而他们盯上的第一个目標,便是河对岸的汾阴薛氏。
这个家族虽大,却已分裂为三,其在汾阴的势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呼延朗的计划很清晰:先便是集结力量,吃掉薛氏在汾阴的庄园。
一旦功成,便可顺势夺取蒲坂。
蒲坂渡口,乃是河东通往关中和河南的咽喉要道。
只要控制了那里,就等於扼住了司马氏的脖子。
整个河东西岸,都將成为他们匈奴人逐鹿天下的第一块基石。
此前,他从薛氏的胡人內应里面得到消息,薛氏居然买了一批良马和精铁送往洛阳。
简直是天送来的宝贝,於是呼延朗带人渡过汾水,抢走了那批马和精铁。
正当他打算回到上党的时候,却又接到消息,说是皮氏县来了个小郎君。
此人自称乃是常氏弟子,呼延朗也不是没文化的。
河內常氏在朝中没什么大官,又有钱,简直是天生的肥羊。
送上来的肥羊不吃,那还是人吗?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告诉弟兄们,”他按住腰间的环首刀,冰冷地开口。
“这次不为別的,只为两样东西:粮食,铁器。尤其是要削弱这些晋人。他们多一口铁,我们便少一分活路。”
他看著勒支,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你去招呼人马,人齐了就准备动手。”
当夜,呼延朗站在山坡上,俯瞰著下方山谷中影影绰绰的火光。
那是勒支集结起来的汾水胡人部落。
他的身后,站著十余名骑士。
这些人是呼延部的精锐,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
即便是在这穷困的吕梁山中,他们依旧一人双马。
人人披著保养完好的皮甲,马鞍上掛著弓与箭囊。
这十几人,便是他给这些散乱的汾水胡人,进行技术指导的教官和骨干。
勒支的部落,东拼西凑,也能拉出六十多名骑兵。
若是再算上附近几个闻讯而来、想要分一杯羹的杂胡部落,凑齐一支两百人的马队,不成问题。
在呼延朗看来,这股力量,已经足够了。
两百名纵横山林的胡骑,去袭杀一个带著几十名家奴出行的膏粱子弟。
这,岂非手到擒来之事。
呼延朗心中暗笑,“一群只会空口谈玄的废物,等我的刀架在你们脖子上,看你们还能不能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