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別跑! > 第359章 难解的大明边疆困局

第359章 难解的大明边疆困局(2/2)

目录
好书推荐: 亮剑:1940 娇妻太野,长官他栽了 抗战:我真不懂什么叫特种作战 换人间! 抗战:烽火十四载 锦绣时代 三号造梦室 末世:开局美女返利,我建立了女儿国! 我一个导演,你们找我买飞弹? 求求你们別卖了,我就想破产啊!

一位出身翰林院、面容略显儒雅的中年官员抚著胸口,语气带著几分真实的惋惜与困惑,对身旁的同僚低语:“李成梁一世梟雄,镇辽数十载,威名赫赫。其子如松,更是勇冠三军,战死沙场,堪称国殤。怎料到了这如柏……唉,虽未如其兄如松那般壮烈,也未如其部將李永芳那般无耻投敌,最终能以一死保全名节,自尽明志,於这败局之中,也算为李家留了一抹悲壮的底色吧?功过相抵,是非曲直,实在难以断论。”

他的话音未落,旁边一位身著御史獬豸补服、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臣便发出一声极轻却极具穿透力的冷笑。这笑声里没有半分唏嘘,只有洞悉世情乃至官场阴暗面的冰冷讥誚。

“王学士,你读圣贤书,未免过於仁厚了。”老御史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如刀,清晰地切入周围几位官员的耳中,“自杀明志?我看,这不过是辽东將门世家玩弄嫻熟的『狡兔三窟』之策罢了!你仔细看那天幕:李永芳,李成梁的族亲心腹,早早就剃髮降了金,做了努尔哈赤的额駙,成了蛮夷的座上宾!而这边,李如柏拥兵自重,却畏敌如虎,逡巡不前,最终『被迫』自尽。”

他环视一圈,眼中闪烁著看透一切的光芒:“这分明就是一场精心算计的布局!无论將来是大明剿灭了建州,还是建州真成了气候,他李家总有一脉能延续下去,甚至更进一步。胜了,李如柏是忍辱负重的忠臣;败了,李永芳便是从龙有功的勛旧!这等左右逢源、两头下注的伎俩,当年太祖爷扫平群雄时,那些在陈友谅、张士诚与我大明之间摇摆不定的豪强们,用的还少吗?无非是尺度更大,赌注更骇人罢了!忠奸?在这等家族存续的大计面前,区区个人的忠奸名节,不过是隨时可以弃掉的棋子!”

这番冰冷彻骨的分析,像一阵阴风,吹散了先前那点基於道德评判的唏嘘,让听到的官员们脊背发凉,纷纷陷入沉默。他们不约而同地偷偷將目光瞥向御阶之上那位以多疑和铁腕著称的开国皇帝。李家这番操作,简直就是在陛下最敏感的心病上跳舞。

而站在武將行列前列的朱棣,將这番爭论听在耳中,面色沉静,心中却波澜暗涌。这些文官看到的或许是忠奸博弈,但他看到的,却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军事集团在帝国边疆失控后的可怕能量和生存逻辑。这远比单纯的忠奸选择,更令人深思和……警惕。

一直沉默如山的徐达,此刻缓缓转过身。他那歷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凝重,目光並未投向爭论的文官,也未直视御座上的君王,而是精准地落在了自己的女婿——燕王朱棣身上。那眼神复杂无比,既有沙场老將对未来危局的深切忧虑,也有一份长辈对寄予厚望的后辈的谆谆教导,更深处,则藏著一丝对歷史循环与王朝痼疾的无力与无奈。

“四殿下,”徐达的声音不高,却低沉有力,仿佛带著金铁交鸣的回音,穿透了奉天殿前的压抑空气。他这不是在简单评价一场败仗,而是在剖析一个困扰了中原王朝千百年的顽疾。“萨尔滸之败,看似是將帅无能、士卒怯懦,实则败根,早在庙堂之上就已种下!”

他微微抬手,指向那仍在闪烁的天幕:“您看,杨镐坐镇瀋阳,远隔重山,却要对前线诸將的进退指手画脚。杜松贪功冒进,他约束不住;马林遇袭,他救援不及;直至败局已定,才慌忙令李如柏撤退,致使军心溃散,又添伤亡!此非杨镐一人之过,乃是朝廷制度之弊!边疆战事,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若事事需千里请旨,等待那些不知兵、不识地理的文官阁臣们爭论出个结果,纵然是孙武復生,亦难取胜!”

徐达的目光紧紧锁住朱棣,语气变得更加沉凝,几乎一字一顿,说出的话语却带著触碰帝国红线的大胆:“故而,老臣以为,对於辽东、蓟镇、宣大这等悬远边陲,非以『藩镇』之法御之不可!须择一智勇大將,授以全权,令其开府建牙,便宜行事。粮秣輜重,可就地筹措;將领任免,可先行后奏;临敌战机,可独断专行!唯有如此,方能聚合边地之力,灵活应对,使虎狼之敌无隙可乘!”

他观察到朱棣眼中闪烁的炽热光芒,知道这番话切中了这位雄心勃勃的亲王內心深处的某种构想。但他话锋隨即一转,泼下了一盆冰冷的现实之水:

“即便……殿下,老臣是说即便,您日后能迁都北平,效仿古人『天子守国门』,以您的雄才大略,或可亲自震慑北疆。但后世之君呢?”徐达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沧桑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您能保证您的子孙后代,个个都如您一般知兵善战、敢於放权吗?若遇上一位长於深宫、体弱多病、或一心只想垂拱而治的皇帝,这遥远的边疆强藩,在他眼中,还是国之干城,还是……心腹之患?”

说到最后,徐达的声音已然低不可闻,化作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嘆息:“唉……『藩镇』二字,自古便是双刃之剑。用之得宜,可为国家屏藩;用之失当,便是安史之乱。老臣深知,此议实乃取乱之道。莫说是允炆殿下那等深受儒臣影响的储君必定要削藩夺权,便是……”他再次深深看了一眼朱棣,话语在舌尖绕了一圈,终究化为无尽的沉默。

那未尽的言下之意,朱棣听得明明白白——便是你燕王朱棣自己,若有一天身登大宝,难道就能对手握重兵、尾大不掉的边將百分之百放心吗?你今日觉得藩镇必要,他日或许就会觉得藩镇可惧!忠诚与效率,集权与放权,这本就是帝王心术中无解的难题。

徐达这番基於血泪教训的直言,像一柄重锤,狠狠敲在朱棣的心头,让他对未来的思考陡然加深,也让一旁的太子朱標眉头紧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边疆的困局,从来不止於外敌,更源於帝国权力结构本身的內在矛盾。萨尔滸的惨败,不过是这矛盾一次无比惨烈的外在表现罢了。

奉天殿前,只剩下天幕冰冷的光映照著眾人各异的神情,以及那关於权力与忠诚的永恆詰问,在无声中迴荡。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灯塔求生:开局获得深海宝箱! 美国:让你卧底当教父,你上市? 从人材开始的巫师之王 重生76下乡,从支援三线开始 神豪:我的金手指每周刷新 让我顶罪,满级出狱你们下跪干什么 校花按摩解乏,赐我至尊道基! 穿越二周目,我的系统过于荒诞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