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26章 半儒半道,全真全贤

第26章 半儒半道,全真全贤(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蓝银草?幸好我有合成器 影视:从去有风的地方开始 从漫威开始穿越诸天的小悟空 我的低保,每天到帐1000万 红楼贾环:我八岁中解元 修行十三年,才获得二郎神传承 嫁给高冷执政官后,小记者求轻宠 四合院:我,白玲未婚夫 斗罗:武魂谱尼,传承生命毁灭! 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太渊双目陡然一睁。

剎那间,原本昏暗的石室仿若被一道璀璨的天光穿透,虚室生白。

他的眼眸黑白分明,其中似有无穷的智慧在流转。

“呼——”

深呼吸一声,长吐一口气,气息悠长且沉重,將体內那股几欲蓬勃而出的“势”给强行压制回去。

伴隨著这一呼一吸,那股强大的“势”如同春日里消融的积雪,缓缓消散。

太渊心里十分清楚,倘若任由这股“势”迸发,自己的修为必然会迎来显著的提升,境界也將大幅跨越。

然而,他心中没有丝毫犹豫,坚决地选择了压制。

“修行之路,贵精贵纯。”

太渊心中坚定。

他追求的,是属於自己的道,而非他人的影子。

朱熹的精神境界虽高,但那终究是朱熹的道,而非太渊的道,他需要的,是从中汲取养分,而非全盘接受。

想到这里,太渊的內心愈发清明。

在与那股神秘的精神念头交融的瞬间,太渊仿若置身於时光长河之上,亲眼目睹了朱熹的一生——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朱熹的一生如浮光掠影般在太渊眼前飞速闪过。

儘管太渊无法將朱熹看过的每一本典籍、写下的每一句醒言都铭记於心,但他却真切地感悟到了朱熹那深邃的精神境界与幽微的心灵奥秘。

朱熹作为一位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是开一派学说的存在,其精神之高超、心灵之玄妙都在此时的太渊之上。

但是他追求的是智慧通明,学达性天,所以並没有进行修行,连最浅显的导引呼吸都没有学过。

但也正因为如此,太渊才有幸瀏览其一生而没有收到伤害。

他心中感慨万千:“朱子虽未修行,但其心灵之纯粹、精神之高超,已远超许多修行者。他所追求的,是智慧的通明,是性与天道的合一。这种境界,虽无攻伐之力,却蕴含著无穷的力量。”

不错,朱熹已死。

太渊很確定。

在最后的画面里,太渊看到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党禁中的朱熹终於预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临头的不祥预感,更加抓紧著述。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

但凡朱熹有过武功或道功的修炼,以他的精神修为带动肉身,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此情况。

那么让太渊感嘆有滔天机缘的是什么呢?

正是朱熹的预感死期將至。

儒家讲“至诚合天,可以前知,祸福可依。”

意思是一个人若能诚於事、诚於人,上体天心,可以预测福报祸事。

朱熹已经达到了此等境界,相当於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外景之境。

所以太渊说自己得到了大机缘,在內景的时候就提前感悟了部分外景的奥妙,虽然儒家的“至诚合天”和外景的“天人合一”並不完全相同,但两者所处的层次是等高的。所以经过这次领悟,他在內景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如今得此机缘,或许突破外景的契机又进了一步。”

太渊心中暗自思忖。

今日的感悟,虽让他受益匪浅,但真正的突破,还需时间的沉淀与心境的磨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LOL:別打了,让辅助先复盘 无限恐怖,但是没有主神空间 柯南:推理?不,我直接速通 亡者俱乐部 斗罗:觉醒蛊虫我成了邪魂师首领 觉醒后,我成青梅专属血包 一拳轰穿避难所 你的诅咒金幣没我的好用 楚汉争霸,你再造大秦? 凡人修仙:我有一尊蕴法无量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