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大明梁福记(2/2)
夏天可能不值钱,但是若是冬天这种时节,这些东西就是特別珍贵的食材。
物以稀为贵。
京城高人一等的贵人觉得,只要吃的是百姓吃不起的,百姓用不起的东西,那就能彰显高贵。
至於官员,酷爱青菜,认为吃青菜属於清廉象徵,绿叶菜吃起来舒服且有名声。
梁泽道:“怎么样?谁愿意和我合伙。”
朱標倒是想,只是考虑到自己是太子,跟著经商不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至於朱柏,这傢伙机灵滑溜的像个泥鰍,悲观的看待梁泽的大棚弄不成,必然会失败。
梁泽觉得,不管成不成,咱先行动,砖是上元砖窑產的,地是自己的地,划个两块地出来建造,又能给自己上元县百姓创造就业机会。
“挖出窑型地基,墙砌砖,留下进火通道,留些窗户,用自己烧的琉璃盖上,再用茅草盖著外部。”
“琉璃烧制很贵的。”朱標提出成本问题。
梁泽道:“看情况,不行的话就用劣质琉璃也可以,那些工匠说他们试一试。”
馋嘴的朱柏道:“哥,你打算种什么出来?”
“我有蘑菇木耳棚,我现在就把土豆,辣椒,西红柿,玉米这些分四块地种出来。
再种西瓜,葡萄,菠菜,小葱和韭菜,萵笋,生菜,青瓜。”
萵笋在明朝还是稀罕物,隋朝时引进萵笋,有百姓就把萵笋贡献给朱元璋吃,也叫千金菜。
至於生菜,是百姓们古代驯化下来的,大多时候在广西一带,但是路途遥远,京城不至於为了吃口青菜大费周折。
朱福寧被梁泽做的饭菜直接征服了內心,而梁泽不知道,还在向朱柏介绍著。
正在这时,朱福寧突然道:“长寧伯,我可以跟你合伙吗。”
朱標,朱柏,梁泽三个男的都盯著朱福寧看。
“其实我平日里月钱都没有用太多过,母妃留下来一些。”朱福寧诚恳的道:“我相信长寧伯可以在冬天种出来这些菜。”
梁泽一听,点点头:“欢迎殿下和我合作,我的產业就叫梁福记。”
说干就干,第二天梁泽直接找上元县的衣服店给自己“无偿”贡献了工作服,前胸后背是梁福记三个字。
朱福寧很信守承诺,真让人把钱送来了,里面有碎银子,首饰,铜钱很宝钞。
梁泽清点后激动起来了,足足有五百多两,这是个小富婆啊。
朱標虽然跟梁泽关係好,但是看到妹妹的钱拿来投资大棚,以及琉璃烧制,就道:“她可是把所有钱都拿来给你了,大棚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放心吧。”梁泽笑呵呵的,他前世是农学生,又不是种植小白,不至於亏损。
就算亏损了,也不能让朱福寧一个女的来承担,既然答应了,就把这事做好。
接下来的日子,梁泽忙的像个陀螺。
医舍是戴思恭负责,砖窑吴义无事时看守著,督促铺砖。
蘑菇社,居民都熟悉流程,琉璃作坊,他只说出自己的要求,聪明的匠人就能摸索著做。
而衙门,火药实验院子,建大棚这几个地方需要他亲自盯著,同时他开始研究肥料配方。
肥料才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產量。
每天晚上,写完封神演义就开始研究肥料,朱標好几次都没找到梁泽的人,甚至帮梁泽处理起上元县的事情。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来到洪武十五年,八月初八,离马皇后寿辰只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