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面见长孙皇后(2/2)
“这诗当浮一大白!”
“承乾你竟有如此诗才,此前为何不见你展露?”
李长青心中一惊,这脱口而出的话,就表现出他和李承乾不一样的地方了。
心念一转,立马想到了措辞。
“父皇,儿臣乃储君,理当將精力放在治国之道上。”
“诗词可陶冶情操,也可明志,但於治国无用,终究只是小道。”
“况且青雀喜爱诗文,若是让青雀知晓儿臣在诗词一道上有天赋,怕是会打击到他。”
“因而除了像方才那样有感而发,儿臣並不会刻意作诗。”
白莲和绿茶婊的精髓,完全让他给演出来了。
任谁听了,都要说一声真是个好太子,好兄长。
李世民心中更加欣慰,他联想到了昨日清明诗会,李泰在承恩殿得意的念出自己写的诗,甚至要与李承乾比试一番。
结果李承乾並未作诗,只是以诗词乃小道搪塞过去。
当时他也以为李承乾没有诗才,做不出好诗。
如今看来,却是让著自己的弟弟。
再加上今日举荐李泰重修《氏族志》,更显大度和爱护兄弟。
兄友弟恭,这是多么让人幸福的画面啊?
李世民重重地拍了拍李长青的肩膀,语气带著不加掩饰的讚赏,道:
“承乾,你做的很好,没有让朕失望。”
李长青微微一笑,不敢再继续说什么。
这特么的说多错多,谁知道脱口而出的一句诗,就能表现出与李承乾明显的差异。
还好这种差异,能丝滑的圆过去。
日后还得更加谨言慎行了。
回头要把李承乾的性格、习惯以及优点缺点全都摸透。
不然在这深宫当中,指不定就因为一两个细节差异而露馅了。
没多久,李长青和李世民穿越重重楼宇,来到了立政殿。
此时,立政殿內,重病在身的长孙皇后正躺在床上,和晋阳公主李明达说话。
“观音婢,承乾来探望你了。”
一见到长孙皇后,李世民就轻声细语了起来。
李长青惴惴不安的看向长孙皇后。
一看之下,不由心生惊嘆。
真是好一个端庄贤淑的皇后,儘管重病在身,脸色惨白,依旧能看到她的风采。
不过可惜,这位贤后,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个月就要去世了。
接连为李世民生下六七个孩子,气血亏损严重,外加重度气疾,能活到36岁也算是运气好。
不像长乐公主,二十出头就死了。
当然,眼前这年幼的晋阳公主更惨,十二岁就死了。
李长青快步走上去,先是摸了摸晋阳公主的小脑袋,然后凑到长孙皇后身前,面露担忧伤心之色。
口中轻轻喊道:“阿娘。”
李承乾十分孝顺,李长青用出了十二分演技,无论是眼神中的担忧还是喊阿娘时的颤声,都无可挑剔,力求完美的演绎出一个孝顺儿子的形象。
长孙皇后看向李长青,眼中散发著慈爱的光彩。抬头对李世民道:
“二郎,你带兕子出去。我好些日子没见承乾,单独与他说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