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流水线(2/2)
吴三桂的关寧铁骑虽在京城,但不可能一直驻扎在这里。
关外那还有多尔袞虎视中原,如今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保不齐哪一天会突然发难,所以吴三桂的兵完全不能动。
不仅不能动,而且要加强,相比起李、张两大流寇,多尔袞显然跟他们不是在同一个层级,必须提前做好计划。
那还有谁兵可动。
答案很显然:正是那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
虽然许多大臣对他有意见,赵宸不可能此时將他树为自己的敌人,他所在的位置正好可以帮自己阻击张献忠,赵宸必须让他可以为自己卖命。
按性质来说,这就是一个军阀,歷史上崇禎如何也使唤不动他。
除非是许下高官厚禄,不然这左良玉根本不会听命。
对付这种人,只能制衡,想彻底收服只怕是机会渺茫,眼下短期想让左良玉出兵,必须好好计划。
【这傢伙就是个墙头草,等著隨时收菜呢。】
【分而治之!他这么多手下不可能都是一条心,搅乱他们內部,左良玉自己就崩了。】
的確,左良玉是个野心家,其军队虽有八十万,但个中关係定是盘根错节,若能利用这些嫌隙,赵宸或许能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左良玉的威胁。
“大伴,速詔周遇吉入宫面见朕。”
“嗻。”
......
“陛下,周总兵到了。”
“周爱卿,连番征战,多有辛苦。”
“陛下,如今流寇未平,臣不敢休息。”
“周爱卿,自朕將那李自成打回河北之后,我大明终得以喘息,如今的虽是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朝廷內忧仍在啊。”
“陛下,臣乃一介武夫,带兵打仗臣当万死不辞,只是对於这朝廷之事只知甚少,恐怕不能为陛下出言献策。”
赵宸摆摆手:
“此番找你前来,並不是为朝事,如今那吴三桂朕已將其招抚,命他镇守山海关,而在这中原之內,最令朕放不下的便是那左良玉了。朕思虑再三,想派你出使招抚左良玉。”
周遇吉有些忧虑:“陛下,左良玉部下军纪涣散,况且京城被围之时他亦坐视不理,万一招抚不成反倒激怒於他,后果不堪设想啊。”
“爱卿所言极是,朕心中自有定数,此次虽名为招抚,实则是朕要看看这左良玉究竟是何態度,是真心归附还是负隅顽抗,同时,朕也会派锦衣卫暗中联络其部下中对朝廷仍存忠心的將领,许以高官厚禄,分化其各部。”
“陛下深思熟虑,恕臣目光短浅。”
赵宸正了正脸色:
“周遇吉听旨!”
“朕命你为招抚大使,同骆养性一齐前往武昌招抚左良玉,此行艰险,你可敢往?”
“臣愿为陛下分忧,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