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质疑(1/2)
第102章 质疑
哈佛大学,院长办公室。
三天,整整三天,除去中途累极,眼晴闭著眯上片刻,本尼迪克特·格罗斯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验算门下得意弟子易乐的那一篇论文。
《关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1+1』》
“每个大於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他对著空荡荡的咖啡杯喃喃自语,镜片上的雾气模糊了桌子上一旁哥德巴赫猜想的英文原文。
突然,他抓起桌上的费马大定理手稿复印件,泛黄的纸页在萤光灯下透出奇妙的光晕。
当指尖停在怀尔斯证明中“椭圆曲线模式“的交叉点时,他感到后颈的汗毛突然立起,就像三年前在普林斯顿图书馆,首次发现陈景润“1+2“证明中隱藏的拓扑缺陷时那样。
半小时后,他跌坐在堆满mandeibrot集图谱的转椅上,目光却被窗玻璃上的冰吸引l:那些六边形的结晶结构,竟与他昨晚验算的论文中质数分布函数呈现惊人的自相似。
突然他抓起粉笔砸向黑板,飞溅的石膏粉在“殆素数“定义旁画出扭曲的分形图案,如果把偶数视为合数海洋中的孤岛,就用非欧几何重构筛法的坐標系?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窗帘时,他正跪在地上拼接散落的论文。
“明白了,易乐他构建出一个新的函数,完美契合了欧拉-麦克劳林公式的余项一一这个被学界忽视百年的误差项,此刻像钥匙般插入质数分布的锁孔。
似乎有用?”
一天过去。
黑暗中,他摸黑按下投影仪开关,论文上数字和字母在废墟般的公式间浮动,那些被修正液覆盖的刪改痕跡,竟组成了酷似dna双螺旋的拓扑结构。
“原来质数对的分布遵循量子纠缠的概率幅“他抓起墙角的吉他拨片当教具,在空气里划出费曼图的轨跡。
“鐺~”清脆的响声让他突然想起导师临终前说的话:“数学证明的关键,往往藏在物理直觉的褶皱里。
中午十二点的阳光穿透积灰的天窗,照亮了黑板上易乐全新的证明框架:用弦理论中的d-膜模型重构筛法,將偶数分解转化为高维空间的弦振动问题。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解闷好,101????????????.??????超流畅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当验证完最后一步的同构映射,他听见身后传来纸张散落的声音。
“哗~”
堆积如山的参考文献终於倒下,但最顶层那本18世纪的《哥德巴赫通信集》恰好翻开在关键页,泛黄的墨水在阳光下显影出隱秘的批註:“或许应从偶素数对的对称性入手——
格罗斯摘下眼镜,突然笑出声,镜片上的霜融化成细小的溪流。
他望向查尔斯河对岸的约翰·哈佛雕像,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刻,不仅在见证歷史,也在成为歷史。
当易乐构建的新型示性函数通过最终验证,那个悬置280年的数学王冠,即將真正戴在哈佛大学的头顶。
华夏,清华大学,数学系专业门口。
此时身为院长的萧教授正在接受採访,一身中山装,脸上带著笑容,显然心情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