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乐於助人(1/2)
第150章 乐於助人
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办公室。
马总指尖转著茶杯,青瓷杯沿在桌面上划出轻响。
窗外的钱塘江正涨潮,潮水拍岸的声浪隱约传来,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一半是潮起时的壮阔,一半是暗流涌动的焦灼。
这两年靠著银河科技的技术托底,阿里的步子迈得又稳又快:公司顺利上市,股价一路飘红;
淘宝的日活用户破了亿,包裹量占了全国快递的半壁江山。
支付宝更是从电商工具长成了能与银行手腕的支付巨头。
如今他出去开会,无论是领导还是企业大佬,见面都得笑著喊一声“马总”,那股子意气风发,是当年在西湖边教书时想都不敢想的。
但他没想到京东这匹黑马杀得太突然了。
不过两年功夫,从一个卖3c的垂直网站,愣是做成了能跟淘宝叫板的综合电商,更要命的是,
背后还站著银河资本。
马总看著財报上京东的增速曲线,像看一条吐著信子的蛇。淘宝的日活虽然还稳,但股票却跟著京东的扩张一路跌,股东们的电话快把他的办公室打爆了。
“后院都快烧穿了。”他把茶杯往桌上一顿,茶水溅出几滴。
淘宝是阿里的命根子,要是被京东这么啃下去,他这“电商教父”的名头怕要成笑话。
调研数据早就摊在桌上,京东能异军突起,无非三板斧:
一是物流。那几个巨型仓储中心像吞货的巨兽,再加上自家的配送团队,仗著sku还不算多,
竟能做到三天內全国到货。这对习惯了“下单后等一周”的淘宝用户来说,诱惑力堪比白给。
二是服务。上门装机、以旧换新,连diy电脑都能上门调试,把3c產品的售后做成了增值服务。
光是这手,就把淘宝上那些散户卖家甩出去八条街,
三是品牌保障。这恰恰是淘宝的死穴,c店卖家鱼龙混杂,假货投诉像甩不掉的苍蝇,京东的“自营正品”四个字,戳的就是淘宝的软肋。
“他能做,我凭什么不能?”马云扯了扯领带,眼里闪过狠劲。
阿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京东的路数他看得分明,大不了照葫芦画瓢,甚至做得更绝。
淘宝的基本盘不能动,那就另起炉灶。新平台要学京东的自营模式,只招品牌商家,把“正品”两个字钉死在用户心里,就叫“天猫”,听著就比“京东”多几分贵气。
物流也要抄。
京东的仓储配送是厉害,但阿里可以联合顺丰、三通一达一起做,把物流从淘宝里拆出来独立运营,效率未必比他差。
名字都想好了,“菜鸟”,看著不起眼,却能把各家的资源啄到一块。
正琢磨著,办公室门被敲响,负责新商城系统的逍遥子走了进来。
阿里內部都兴用名,新商城负责人张总的名是“逍遥子”。
“风清扬前辈,”张总的脸色有点难看,手里捏著份文件,“有个坏消息,天猫的全品类商標,被银河集团抢注了。”
“啥????”马云傻眼。
张总苦笑:“不光是『天猫”这俩字,连带著相关的域名、品类延伸词,从服装到家电,全球范围內能註册的全被他们拿了。
我们的法务去查的时候,人家连商標异议的窗口期都过了。”
马云转头,盯著窗外的潮水,突然觉得这浪头有点晃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