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外卖大战(1/2)
第162章 外卖大战
2010年的年初,寒风还没褪尽,大学校园和写字楼商圈已被一股狂热的气息点燃。无数新冒头的团购网站像潮水般涌来,补贴、拉新、低价战打得震天响。
一毛钱能抢份盖浇饭,两毛钱能换张电影票,手机屏幕上的优惠弹窗比上课铃还密集。
有心人掐著指头数过,全国捲入这场补贴混战的网站和公司,足有上百家。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种“撒钱换市场”的游戏,拼的终究是背后金主的钱包厚度。
不过短短几个月,混战的烟尘里渐渐浮出三个身影: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它们背后,分別站著阿里、腾讯、百度这三座网际网路大山。
网际网路公司的玩法向来野,只要商业模式能跑通,现金流就能像开了闸的洪水般涌来。而现金这东西,趴在帐上就是贬值,不如化作弹药,在市场的焦土上炸出一片地盘。
这些烧掉的钱,从来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用户手机里的app,变成了街头巷尾的gg牌,
变成了竞爭对手夜里的焦虑。
她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陪在自己身边。
融资消息接踵而至:饿了么拿到阿里与蚂蚁金服领投的6.3亿美元,美团在腾讯的撑腰下吞併大眾点评,c轮融资一口气吸金7亿。
整个行业彻底陷入疯狂,补贴用户、爭抢餐厅、地推人员在街头巷尾撕扯的戏码天天上演。
最乐呵的当数大学生和上班族,今天用饿了么汉堡,明天换美团蹭奶茶,电影票更是白到手软。
餐厅和影院老板也笑得合不拢嘴,有的甚至僱人刷单,空掛订单就能套取补贴,躺著收钱。
只是贪心不足的总会栽跟头。有家小炒店一个月刷单擼走几百万,转头就收到了法院传票,成了行业里的笑柄。
这股风也刮遍了全国,原本空白的外卖市场被迅速填满,连江浙沪的乡镇都被美团的地推扫了个遍。
毕竟,在这里,电脑和智慧型手机早就不是稀罕物了。
但一直这么烧,谁也扛不住。
就在这场烧钱大战渐渐显露出疲態,外卖价格悄悄抬头时,黄燜鸡米饭已经需要整整五块钱,
银河集团突然扔出了一颗惊雷。
“银河服务”正式成立,原有的银河快递业务整体併入。
更狠的是,全国各级城市乡镇星罗棋布的几十万个快递点,原地招人扩张,每个站点最多可增员至10人,全员享受银河集团同级员工待遇。
紧接著,银河外卖上线。规则简单直接:入驻商家必须有实体门店,卫生標准卡死;外卖员取餐、送餐全程佩戴记录仪,纠纷溯源有凭有据。
作为开场礼,银河集团甩出两亿红包,高调宣布“请全国人民吃一个月饭”,所有补贴成本由银河服务一力承担。
“芜湖!”沉寂没多久的市场瞬间沸腾,用户们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写字楼的屋顶。
但商家们很快发现,这银河外卖简直“油盐不进”。想刷单套补贴?门儿都没有。
先不说外卖员根本不配合弄虚作假;就算找人搞“门店自提”的猫腻,刚刷几单,系统预警就响了,穿制服的监察员当天就能找上门。
一旦查实,门店直接永久拉黑,老板本人更是会被整个银河集团列入黑名单,不仅他自己,连家属都別想用银河的任何服务,更別指望进银河体系工作。
“这也太绝了吧?別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你银河较真?”有老板对著电脑屏幕骂骂咧咧。
但骂归骂,多数人也没太当回事。反正饿了么、美团还能接著擼,被银河拉黑又怎样?大不了不用他家的东西。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老板们叼著烟冷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