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郡王府长史人选(2/2)
只是,徐博弃朱守谦而投奔自己,朱允熥需要知道其中原委。
“不瞒殿下,靖江郡王不惜身体,经常服食虎狼之药,怕是命不久矣,一旦靖江郡王病逝,虽有世子可继爵位,但靖江王府的地位和收入必然会受到影响。”
朱元璋封藩王,“靖江王以侄孙封,宜视亲王。”
但为示区別,规定其官属编制为亲王的一半。
从这个规定来看,隨著与皇室血缘关係的疏远,靖江王府的俸例、封田、属吏等等,一代不如一代,不可改变。
徐博早早跳槽,也是明智之举。
“靖江王世子,恭慎好学,有江西名士萧用道教授学问,与博不亲近。假使世子继位,博这个长史,说撤也就撤了。”
“博正当壮年,有报国之志,不甘於当一个默默无闻的郡吏,所以,甘愿背负叛主的骂名,前来投奔殿下。”
徐博脸色严峻的继续说道,同时一揖及地,向朱允熥说出靖江王府內部实情。
朱守谦的长子朱赞仪,比朱允熥小了两岁,性格温和,勤於学问,平日里和朱允炆走得近,几回大本堂见著,连招呼都不和朱允熥打一下。
相比来说,朱允熥倒是更欣赏朱文正、朱守谦这一对有本事,又离经叛道的父子。
见朱允熥没有立即拒绝,,徐博心里一喜,为表自己能力,他又向朱允熥说起,最近听到的传闻和朝中发生的大事。
“殿下,博从魏国公那里得知,皇上准备在五军都督府校场检阅將士,跟隨辽王、沈王、韩王奉詔分道探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封地。”
“据可靠消息,等探视完毕,诸皇子回到京城之后,皇上就会下詔,让皇子们到封地就藩。”
“可惜,靖江王世子不满十五,这一次,怕是没有再就藩的机会了。”
徐博一边说著听到的消息,一边摇头。
朱守谦虽然是藩王。
但却不是朱元璋四房这一脉。
朱允熥是朱標与常氏的嫡次子,再加上淮西勛贵集团的背后支持,可以说,只要朱允熥不躺平,隨时都有翻盘逆转的可能性。
朱允熥第一次前来,求见朱守谦时的那份自信,让徐博更加相信,假以时日,这位不受重视,被朱元璋冷落的嫡皇孙,一定会出人投地。
“徐长史肯来孤这里,孤如鱼得水,高兴都来不及,岂会推辞。”
朱允熥扶起徐博。
徐博说起各方情报头头是道,让朱允熥对这个人的能力,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殿下,博刚刚听到一个好消息,殿下在孝陵祭拜太子及太子妃之事,已经被掌印太监陈公公告知皇上。皇上的原话,称讚殿下有孝心。”
“这说明,皇上对殿下的印象,已经有了改变。博以为,殿下可以一改隱忍的策略,向皇上显一显魄力和能力,为下一步外放藩王作准备。”
徐博见朱允熥答应收留他,感激涕零,又向朱允熥透露了一个秘密。
朱允熥听言心头一震,稍臾之后,立刻明白过来,宫中有徐博的人,或者,更贴切的说,魏国公徐辉祖在宫中,有內应。
要么是陈能身边的小太监。
要么是朱元璋身边的宫人。
“徐博,你替孤做两件事。”
“其一,向靖江郡王告知,孤感谢郡王帮忙,转送雄英大哥的蹀躞带,靖江郡王府日后,有用得著孤的地方,儘管开口。”
“其二,向魏国公府送上孤的名刺,就说,孤有意择日拜访魏国公。皇上巡视五军都督府,孤要知道具体的行程、陪同人选.....。”
朱允熥长身而起,眼睛中锋芒毕露,不再掩饰真实意图。
朱元璋巡视都督府,为的是检阅仪仗和军中將校,朱楧、朱植等皇子,在检阅过后,会一个个分赴封地。
朱允熥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表现一番,让朱元璋看到,他朱允熥也有当藩王,甚至当守边塞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