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老朱杀李善长原因,赎身(1/2)
毽子。
又称毽球,拋足戏具的一种。
简单的说,就是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製成的游戏器具。
起源於汉代,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
到了宋元明时期,因为程朱理学的原因,女子一般深居简出,毽子这种简单易学,又不占地方的器具,就成了大户人家贵女的最爱。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鼓,绕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李郡奴接过这个褪了色的毽子,喃喃自语。
“郡奴,这人吝嗇得紧,一枚毽子,一个铜钱,就想见魁,不如轰走了事。”
杜妈妈见得人多了,势利得紧,当即就翻了脸。
“妈妈且慢,这....这是我的一位故人,郡奴求妈妈安排一间静室,让我们单独见上一面。”
李郡奴眼眸微红,连忙出声。
这位故人,不是別人,正是朱允熥。
洪武十八年,那时候,祖父李善长依旧是韩国公,她跟著嫡母临安公主入宫晋见。
其时,宫城偏殿轩窗覆雪,东宫的后偏院,冷冷静静,六岁的朱允熥孤零零一个人,在窗棱处踮脚张望。
四岁的李郡奴披著緋色斗篷,小小的身子在雪地里奔跑,正好与朱允熥碰到了一块。
难得在宫中见到同龄人。
又见朱允熥甚是可怜。
李郡奴同情心起,就將五彩雉鸡翎毽子塞进窗欞:
“给你玩!”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毽羽掠过朱允熥冻红的手指。
两人隔著窗欞,心有灵犀。
很快,远处传来临安公主催促的环佩声。
李郡奴只能转身而走,她当时並不知道,这小童就是嫡皇孙朱允熥。
等回府之后,祖父李善长却是一脸的严肃,警告李郡奴,不得再与朱允熥有什么来往。
如今,事过境迁。
朱允熥不管怎么受冷落,却依旧是大明皇孙,而她却从国公府的小姐,沦为了人人皆看不起的官伎。
现如今,黄子澄见色起意,步步紧逼。
李郡奴明白,她要是再不答应,只怕这教坊司也呆不住。
真要是被无良客人强行赎身,那当作商人妇,还是好的,就怕被玩弄之后,再发卖到蛮夷之地,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能了。
朱允熥好歹也是皇孙,就算是没权没势,也比她来得强。
见上一见,或许能有帮助。
.....
教坊司,临街静室。
斜对面,就是王家医馆。
一棵河边的柳树,枝头垂下,正好挡住了视线,不过,並不影响朱允熥观察周围的动静。
“郡奴拜见郡王殿下。”
李郡奴抱著琵琶,神情黯淡的来到门口,哑著嗓子出声。
“郡奴,怎么这般生疏,你不认得孤了。”
朱允熥转头,立即长身而起,上前一步,虚扶住李郡奴。
“殿下有心了,妾身怎么不记得,那年妾身刚刚四岁,与嫡母入宫,正好漫天风雪,殿下一个人在窗棱前.....。如今想来,恍若隔世。”
李郡奴悽然回答。
当初,她是国公孙女,地位显著,不愁生计。
现如今,却是沦为官妓,划入贱籍,这辈子只以卖笑卖身,到死后,乱坟岗上,也不知有无坟莹一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