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朱糊涂,朱允熥联结长公主(2/2)
李郡奴摇头,对朱允熥上位並不看好。
常氏死后。
朱標在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很明显倾向了吕氏所生的朱允炆。
朱元璋更是听信僧眾妄言,將朱允熥当作了克母克兄的厌物。
这一点,李郡奴早就听祖父李善长说过。
现在,连朱標也死了。
朱允熥翻脸的希望越发的渺茫,一个临安公主朱镜静,所起的作用有限。
“孤相信事在人为,有些事情,只有去做了,才无憾,要是因为困难而不去做,那只会遗憾终身。”
朱允熥语气坚定,说出心中所想。
洪武二十五年,这个时间点,確实太晚了。
要是马皇后还活著,朱允熥还能靠马皇后的贤惠,劝说朱元璋改变主意。
但现在,朱元璋的屠刀,已经架在了蓝玉、常升的脖子上,偏偏这两个长辈,还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浑不知危险来临。
既然靠不上母妃常氏的外戚。
朱允熥的想法,就是另找出路。
朱镜静是一个不错选择。
她的生母成穆贵妃孙氏,虽然已经病逝,但却曾被老朱封为贵妃,地位在眾妃之上,佐马皇后以理內。
孙贵妃死时,老朱命皇五子朱橚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
也就是说,朱橚认孙贵妃为母亲,与临安公主朱镜静的关係,也因此紧密起来。
朱允熥穿越而来。
可是清楚,朱橚后来当了周王,封地开封,膏腴之地,也因此成了朱允炆削藩的第一个倒霉藩王。
不仅如此,朱橚还精通医学,救荒本草、普济方、袖珍方等医书,皆是其主持编修而成,对这样一位专家型、又无野心的藩王,朱允熥敬重有加,早有亲近之心。
李郡奴被朱允熥的坚韧所打动。
很快就提笔疾书,给嫡母朱镜静写了一封信,交给朱允熥。
不仅如此,她还附了一张字条,嘱咐朱允熥要是有机会去江浦,可与流放在那里的父亲李祺见上一面。
据李郡奴所说,李祺手里,有李善长留下的《李公算术》一书,可替朱允熥筹划算计,精打细算財计。
朱允熥听到这个意外之喜,连忙感谢。
李善长的理財水平,连老朱都要称讚其为汉之萧何。
要是能得李祺相助,朱允熥紧迫的郡王府財政,就有了缓解的可能。
朱允熥离开静室时,回到秦淮河畔的坐船上时,心情与来时,已是大不一样。
朱守谦、靖江王妃徐氏、朱高炽、徐妙云、朱高煦、李郡奴、朱镜静、朱橚.....。
这是朱允熥靠著自己,一步步织就的一张网。
虽然很脆弱,但假以时日,必能为朱允熥遮风挡雨。
“殿下,王望开的方子,拿到了?”
马三宝满头大汗,进了船舱內,一边稟报,一边將手中药方递了过来。
朱允熥接过,眼睛看向药方,从上面列出的药材看过,当看到一味天麻的用量时,朱允熥眼神猛然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