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朱允熥步步险棋,向姑姑求援(2/2)
但朱允熥现在只能慢慢改变,要是一下子转变太快,不仅老朱会怀疑,满朝文武,包括蓝玉、常升在內,都会怀疑,朱允熥被掉包了。
从这一点来看,朱高煦倒也不是一无用处。
有他做挡箭牌,在外宣扬朱允熥被他说动,练习骑马射箭,更容易让人相信。
清凉山上的公主府邸气势不凡,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泛著冷光,朱元璋不仅赐了朱镜静名字,而且还將临安公主的封號赐下,可见宠爱程度。
守门仪卫听闻“朱允熥”三字,连眼皮都未抬一下:“公主今日不见客。”
“放肆!”
刘荣气得脸色铁青。
朱允熥好歹是郡王,又是嫡皇孙,身份摆在那里,就算轻视,也是朝中那些文武官员,这公主府门口一个普通仪卫,有什么资格瞧不起朱允熥。
“麻烦將此物呈予姑姑,她自会明白。”
朱允熥没有动怒,抬手制止刘荣。
然后从袖中取出李郡奴的亲笔书信,仪卫接信过后,一见上面名字,脸色一下变了。
李郡奴虽然是贱籍官妓,但却是长公主朱镜静关切的亲人,就算名义上,朱镜静和李祺已经和离,双方没有了关係,但从小养到大的感情岂是说没就没的。
果不其然,仪卫將这封信一递上去,朱镜静態度就变了,答应与朱允熥见上一面。
穿过九曲迴廊,朱允熥在清凉山的一处亭子,见到了正在赏菊的临安公主。
虽已三十有三,朱镜静保养得宜的面容仍如二八佳人,只是眉宇间凝著化不开的愁绪。
李家的事情,给她的打击太大。
虽然保住了李祺这一房,但李家的其他几房,一共七十余口,皆惨死於屠刀之下。
“侄儿拜见姑姑。”
朱允熥一见面,执礼甚恭,腰弯得比往日更低。
朱標与朱镜静相差了五岁,一个是长子,一个是长女,马皇后在世的时候,他们两个是弟弟妹妹的大哥大姐,关係很是要好。
有这一层父一辈的感情在,朱允熥在老朱家,最亲近的人,就是朱镜静。
“允熥啊...。”
朱镜静长嘆一声,轻抚著青瓷茶盏,盏中龙井碧绿如初春新叶:“你可知满朝文武都说允炆'温文尔雅,勤学不倦'?就连你皇爷爷也......。”
朱允炆也是朱標的儿子。
朱標监国,日理万机,东宫诸事,多託付给了次妃吕氏。
在朱允熥、朱允炆的教育问题上,虽然东宫有翰林侍讲,也有伴读,但两位皇孙的老师,很明显有高下。
朱允熥的侍讲方孝友,虽然也是宋濂的弟子,还有一个颇具才名的兄长,但方孝友本人,能力平平,而且对教导朱允熥也不尽心。
朱允炆那边则不一样。
除了伴读黄子澄外,方孝孺、齐泰等人,皆是饱学之士,在翰林之中颇有名望,他们有意將朱允炆勤奋好学的名声往外颂扬,两位皇孙高下立判。
於朱镜静来说,两个侄儿虽然一样看待。
但在谁更適合当皇帝的问题上,朱镜静觉得,朱允炆似乎更合適一些。
“姑姑可曾想过.....。”
朱允熥突然抬眸,眼底似有星火燃烧。
“韩国公府七十余口,当真只是因胡惟庸案牵连?”
朱镜静手中的茶盏“噹啷”落在案上,溅出的茶水在锦缎桌布上洇开暗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