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堂堂洪武皇帝,脸面何在?(2/2)
这傢伙刚才跟疯狗一样,逮著武勛一顿输出,要不是他与武勛对质,朝堂上的局面,也不会跟菜市场一样乱鬨鬨。
“臣遵旨。”
陈隆苦著脸,带头领了罚俸的口諭。
早知道今日会失財,他也和同僚一样,当著缩头乌龟好了。
想到这里,陈隆的眼角余光,瞄向了在一旁作殿前君臣交谈记录的翰林方孝孺,要不是方孝孺暗中使眼色,他才不会第一个跳出来。
“魏国公,武勛那边,你来召集,负责此事,就由凉国公带头,反正,他从北元那边,得了不少的好处.....。”
朱元璋借陈能解围,先压制文官,然后又转向一直默不作声的魏国公徐辉祖。
“臣.....臣领旨,但臣有一个请求,能不能请允熥殿下,与臣一起负责武勛罚俸追缴之事。”
徐辉祖一脸为难,支吾著回答。
武勛那边,凉国公蓝玉,资格比徐辉祖要更老。
战功方面,蓝玉更是战功赫赫,麾下王弼、张翼等人,更是骄横不知天高地厚。
徐达要是在世,还能压得住。
现在徐达病逝已经有十来年了,徐辉祖这个世袭魏国公,在王弼等人眼里,也就是摆摆样子的二世祖。
“哼,你们自己商量著办就是,朕忙得很,没功夫理会这等閒事。”
朱元璋冷哼一声,摆手道。
朱允熥今天在朝会上,一个手段接著一个手段,让老朱刮目相看。
尤其是朱允熥在吕氏撞柱自尽之后,立即吕氏勾结吕耀贪腐的证据,让老朱瞳孔震颤,心头慌乱得紧。
这孙儿,怎么不早就表现出这等过人的才干?
那雄英病亡后,立朱允熥为皇太孙,老朱也不会犹豫。
可惜!
现在木已成舟。
而且,从治国的角度来说,朱允炆更得文官集团的拥戴。
真是要改立朱允熥。
只怕朝中百官,辞官的上疏,会在御案上堆成山。
“皇上,常妃薨逝案还未查清,是继续追查,还是先行搁置?”
陈能见朱元璋神情恢復正常,心里忐忑终於放下,弯腰凑到跟前,问道。
“大理寺右少卿周清、都察院左都御史严震、邢部主事曾秉正,你们三人代表三法司,负责审理王望私改药方,致太子妃崩血一案。”
“高炽,你和允炆、允熥是堂兄弟,这件案子,你代表朕,隨堂听审,有什么事情,立即入宫,向朕稟报。”
朱元璋想了想,轻敲御案,吩咐道。
朱允熥態度坚决,想要拖著常妃案不办,不可能。
既如此,老朱也想开了。
就好好的查,查他一个水落石出。
要是真是吕氏勾结太医,谋害了常妃,那不用说的,直接废了,打入冷宫,幽禁致死。
要是吕氏是冤枉的,常妃死因,和她无关。
也是还了吕氏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