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朱允熥朱高煦反目,朱棣野心难遏(1/2)
朱允熥从默默无闻的郡王,一跃成为大明皇位第一继承人。
这让他一下成为朝野舆论的核心。
朱允炆温文尔雅,有君子之风,得到朝堂和地方官员拥戴。
其中不乏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翰林庶吉士推波助澜,这就相当於是自幼生活优越的世家子。
朱允熥性格刚烈,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不为朝堂文官集团所喜欢。
但也正因如此,不畏强权,矢志为母亲报仇的事跡,让朱允熥得到了同样不为朝廷所重用的中下级官员、閒居幕僚、文人的看重。
特別是出生在江浙,曾经依附过张士诚的文人,更是视朱允熥为翻身的最后靠山。
而这也是朱元璋將朱允熥分封吴王的原因。
张士诚虽然曾是朱元璋的强劲对手,但已经死了四十年了,当年跟隨张士诚的部下,早就老死。
就算他们有子孙,也多半不会再有为上一辈、上上一辈报仇的念头。
.....
檐外雨丝如幕。
吴王府的正厅內。
朱允熥在送走陈能的第二天,迎来了几位重要客人。
燕王世子朱高炽、二王子朱高煦,还有就是北平大庆寿寺住持道衍和尚,前凉国公府塾师王行。
“殿下是感嘆身边无人吧,贫僧道衍,向殿下举荐一人,王行王止仲,曾是苏州首富沈万三府中教习,后来又担任凉国公的幕僚,有此经歷,想必能助殿下一臂之力。”
姚广孝见到朱允熥后,颂了一句佛號,双手合十諫言。
当下,朱棣在南方,需要一个得力的盟友。
朱允熥毫无疑问,是最合適的人选。
“王止仲,孤听舅姥爷说过,你颇通晓军事,曾提醒过他,小心身边的人,可有此事?”
朱允熥看向清瘦面容的王行,问道。
王行激动的点头:
“殿下也知道此事,凉国公不听劝说,属下也是没有办法,那个张翼,属下好几次见到他和詹微私下密谈.....,可惜,到了锦衣卫围困国公府时,属下也未能找出证据。”
“无妨,詹微这傢伙,虽然辞官去职,离开了京城,但总有一天,孤会抓住他这条漏网之鱼,吕氏身边的幕僚,就差他一个没去地府报导了。”
朱允熥眸中恨意闪现,咬牙道。
詹微是告发蓝玉谋逆的关键证人,也是偽詔事件的主谋。
因为他的逃脱,朱允熥最终未能坐实蓝玉案的证据,导致蓝玉、王弼等公侯,只能流放辽东。
朱元璋已经下詔,发下海捕文书,但詹微已经隱姓埋名,要抓住他,殊不容易。
几人边走边攀谈,朱高炽不良於行,肥胖的身体稍一运动,就挥汗如雨,气喘吁吁。
最后,朱高炽一屁股坐在书房內,提出下棋对弈,这一项脑力游戏,显然更適合他的身体状况。
“允熥,皇爷爷封你为吴王,並將封地定在杭州,这可是江南福地,物產丰饶,比起家父的幽燕苦寒之地,可是要强得太多?”
朱高炽落下一枚白子,圆润指尖在棋盘上轻轻一敲,说道。
朱允熥之前不受重视时,朱高炽还颇是同情他。
但现在,朱高炽却觉得,自己燕王世子的身份,在已是吴王朱允熥面前,已经低了一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