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有詔令(2/2)
事实上,这也就是王小仙对宋朝的歷史不了解,真要是了解一些的话,李舜举的这个名字一出,应该也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李舜举此人虽是个宦官,却是个不简单的宦官,可谓是文武双全,自幼擅射,又被称之为“神射太监”,歷史上是曾经领兵和西夏作战,颇有战功,最终在永乐城自刎殉国的。
此人不止是武艺高强,精通兵法,更是对科技发明尤其擅长,明確记载的成就中包括:改良神臂弩使神臂弩的射程从二百四十步增加到三百步;
改良火药秘方,据说將北宋的火药威力直接提高了一倍;学会了西夏的国宝级技术冷锻瘊子甲,並加以改良成了更適合大宋用的新甲。据说还发明了战场上急救缝合术,一种用桑皮线经烧酒泡过之后直接缝合伤口的技术。
当然,这是在他提举军械监的期间整个军械监的成绩,是领导功绩而不是实际业务功绩,否则怕不是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穿越者了。
此人除了是个太监之外,妥妥的一位大宋名將,甚至在將星比较凋零的北宋,可以称之为一代將星了,只不过因为是宦官的缘故,歷朝歷代也没人给他吹牛逼,导致他的名声不显,像王小仙这样的普通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罢了。
却见他大声地宣读詔令:“朕惟江左重镇,积弊丛生,翰林学士王安石,学术醇正,可任烦剧,金革夺礼,墨衰蒞职,权知江寧府,勉承朕意!”
读完詔令,李舜举目光复杂地看向了王安石,以及王安石身旁的王小仙,眼神里满是复杂。
这所谓的詔令其实就一个意思:夺情任命王安石为新任江寧知府。
要知道李舜举从东京出来的时候,压根就不知道江寧府出了个叫王小仙的人,更不知道他搅起来的大案,自然就更更不知道江南禁军和江寧水师居然会剑拔弩张相对峙的情形了,这是纯赶上了啊!
早在王小仙和王安石相识之前,新官家,也就是宋神宗就已经下了一遍詔书让王安石起復了,王安石以孝道的名义拒绝了。
於是宋神宗就突发奇想啊:直接夺情让王安石进京,他以孝道的名义,肯定还会拒绝,也怪麻烦的,正好江寧知府出缺,於是索性先任命了王安石为江寧知府。
毕竟你丁忧么,就是为母亲守孝么,那我不让你来京城,让你在守孝的同时,顺便,做个知府,为你的家乡做点事情,这总是说得过去的吧?
而只要你当了这个知府,自然也就是朝廷命官了,那等过一段时间我再发名詔,直接调你进京,你身为朝廷命官,总不能拒绝了吧?
换言之,这个任命其实纯纯只是过度,是宋神宗实在是太想见王安石了,为了能够成功的夺情他,也让將来他的政敌们不太好喷他不孝,故意饶了这么一个大圈子,让他先当这知府过度一下,所以才有了这么个詔书。
自始至终里里外外这詔令和王小仙以及他们现在所有人都正在办的这个事情没什么关係。
而李舜举,真就完全是赶上了,他今天先是进了江寧城,听说王安石在菱湖监工,也是本著好奇的心態去菱湖找王安石,然后就得知了王安石居然跟著江寧水师走了,而且很有可能会和江南禁军衝突,又连忙快马加鞭的过来找王安石。
然后正好,就看到了江寧水师和江南禁军对峙,亮明身份之后外围的禁军兵卒自然也不敢拦他,他问了一下里面是什么情况,得知王小仙,王安石,元絳,和曹修居然正在对峙,而且王小仙已经捅穿了曹修的脖子,眼下局面已经是千钧一髮,隨时可能发生一场大规模的火併。
这才立即催马入营,展现了一手神射太监的本事,直接射死了曹修,又用天使身份震慑住了其余禁军。
从头到尾,全是巧合。
这是啥事儿都赶上了啊。
王小仙和元絳也是听了詔令后又是一懵,纷纷一脸惊讶地看向王安石。
大家忧心了好久的这位新任江寧府君,这个决定了王小仙,元絳,乃至案子和菱湖疏浚工程能否延续下去的,新任府君,居然是你小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