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股票跌了(1/2)
第87章 股票跌了
金融游戏对於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疑是超纲的,这年头的金融也就是停留在借钱和还钱而已,
於是很快的,所有人都被上了一课。
由于越来越多的富户,几乎是倾家荡產的换股票进场,作为原始股股东们的豪右们在赚钱之余,占股的比例也在疯狂的被压缩看。
大宋是不可能办一个真正的证券交易所的,但在玄武湖边上专门安排帐房记录过档,为买卖股票的人提供方便总还是可以的,因为王小仙增发的很谨慎,以至於这股票確实是一直在涨。
所有人都很开心,以至於那些个占据了原始股的豪右富户们就没有一个主动拿股票出来卖,北宋么,这时代的人还不明白卖出去的股票才是钱,拿在手里只是纸的基本道理的。
因为股票都是公示的,所以已经有好事的人,根据他们的持股数量来计算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的。
再加上这个股票確实是越来越值钱,而且土小仙多次强调,也明確他一定会进京当官去的,这个公司早晚他是要彻底撒手的,到时候董事会秘阁还是要靠占股比例来拿话语权的。
於是,当第一家豪右也学著那些富户们一样,开始抵押家產去换青苗钱的时候,一切就都不同了,整个江寧,陷入到了一种诡异的狂热之中。
所有人似乎都疯了。
所有的豪右都面临一个要么加码,要么退出的问题,因为只有占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才有资格成为股东进秘阁,为了保住这百分之五,大家只能跟著上。
眼看著股票越来越值钱,纺织公司的前景越来越好,织出来的精麻越卖越好,丝绸的成本比以前下降了三分之一都不止,真能冷静下来急流勇退直接卖股票的又能有几个?
再者真要是套现走人,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还是那话,江寧这地方几乎所有的富户都是要靠纺织业,丝绸业来赚夜草吃的,退出纺织厂你还想干纺织业么?
人家那边都江山一统了,你还想单独支出来一摊搞割据?跟纺织公司竞爭?
所谓泥足深陷,就是这个道理。
能在北宋当豪右的没有傻子,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有人反映过来有点不对了,然而正所谓泥足深陷,这是一个根本就停不下来的金融游戏,
所有人,除了王小仙这个从一开始就不占一分股份,而且作为创始人威望无双,地位超然之外,所有参与了这个游戏的人发现自己真的都没得选。
更噁心的是,那常平仓里的钱毕竟是有数的,而股票也確实是越来越贵的,那么先贷钱出来的人,在买股票的时候就必然比后贷款出来的人更合適。
青苗贷的利率又是固定的,所以为了爭抢这些青苗钱,所有人在办理抵押的时候,都不得不接受官府对抵押物越来越低的打压,原本觉得能贷出一万贯的家財,很可能到最后只贷得出来五千。
很快的,整个江南的常平仓都给搬空了,甚至还挪用了不少的夏税,据说已经贷出去了將近两百万贯的青苗钱了,大家都有点鬆了口气的感觉。
“有詔令~”
这感觉没持续几天,就被这一个传旨宦官给打破了。
“朕惟泉府遗意,在賑乏绝;周官有制,实利耕桑。近据江寧知府王安石奏:『江寧府试青苗法,民得贷种,田无荒畴。
然常平见告竭,原粟將罄”,夫天子藏富於民,而內帑本备非常,今拨一百四十八万贯钱悉充江寧常平本,市舶司押岁贡海舶三艘,载钱往江寧,所生利息,三成输內帑,七成济民本,布告遐邇,咸使闻知,志平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敕尚书省奉行。”
一纸詔,满城皆动,听说官家把內帑都给拿出来了,原本已经有点涨不动了的股票,突然又应势而涨。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而王小仙在干嘛呢?
“各位,咱们最近公司收到的钱,可是有点多了啊,虽说是已经尽全力,安排人手去大宋的各处去购买织机,乃至於船舶,蚕茧,麻叶去了,钱宛如流水,但目前的情况,就是这钱的速度,赶不上筹钱的速度。”
秘阁会议上,作为一张股票都没有的董事长,王小仙道。
“王小官人,您是財神爷下凡,有著点石成金之能,您说,咱们该怎么办吧,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哪用得著开什么会呢?”
“是啊,是啊,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一眾的股东附和道。
王小仙:“確实是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听说各位都在用家產去质押借贷青苗款?不是说不行,
而是咱们公司现在,確实是已经有些有钱没地方了。”
“我是想,你们与其去做抵押,平白让官府赚取了利息,莫不如——-要不你们卖给公司呢?
公司现在真是有钱么,短时间內,这钱都成了负担了,真不出去,除了买船买织机,想干点別的来销销,
说实在的,全大宋的织机,几乎都让咱给买过来了,正在拼命改呢,至於工匠,我听说昨天,
来了一队河北来的工匠,足有四百多人?还是从天雄军里出来的?钱,都已经快要到极限了啊。”
“反正我的意思呢,是以公司的名义买一点地,耕地和山地都要,耕地可以桑麻轮种,根据科学院的研究,闽地的蕉麻出產的麻料,抽丝是最细的,只相当於两到三根蚕丝,
这种蕉麻,虽然原產於闽地,但咱们这边也有,我问过老农了,江南一带也是可以种的,而且正正好好,可以和桑树轮种。”
“另外,托这些工匠的福,上个月,有一批来自於鲁地的工匠,带回来一批野蚕,据说是来自胶东地区,试验后发现他们很能活,而且並不一定需要吃桑叶,当然,吐出来的丝质量上差很多。”
“我打算买一些山头,试著多培育一些野参,直接扔蚕茧在山里放养,看看能不能养得活,能活的话以后咱们的生丝成本也能大幅度的下降,在綾罗绸缎的下边还能增加一款特製的差一点的丝绸。”
“另外柴林,饲料田,以及蓝草,紫草,都要进行规模化,特定化种植还有啊,科研院最近试验发现,闽南的茜草也是可以在江寧一带种植成活的,取出来的红色,
正好染咱们的江寧红啊。”
“总而言之,咱们江寧纺织公司再要想扩张,染色,织的工艺,都要扩,除了原料之外,大规模的种植这种染色类的植物,也是必不可少,我跟官府要了一块地,专门给咱们盖染坊。”
“哦对了,我还打算买一些庄户给工人们盖住的地方,所以啊,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们谁要是愿意卖家產,直接將家產卖给公司换股票,
所有的庄户,佃户,我担保他们都能获得咱们工厂里的工人身份,不会做事的不要紧,我来安排人教他们,所有的田亩一律重新规划,重新种植。”
“江寧这地方,说真的,以后也就別种稻子了,一亩稻田能產几斤米,能卖多少钱呢?
莫不如全都改种桑麻,以及这种染色类的作物,统一耕种,集中耕种,让咱们江寧纺织,在卷死全国同行的纺织作坊之后,进一步的,卷死全国的染色作坊吧,至於稻米,咱们直接从扬州买就是了么,你们说呢?”
眾人一时也是纷纷点头,大多数人都心动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