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系统性腐败,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哪个重要?(2/2)
王小仙真心实意地佩服道:“子瞻兄,胸襟豁达宽阔,確非凡夫能比啊,虽说我与你註定是道不相同,但若是我还有以后,希望你我二人,可以做到君子相交,公私分明,纵是政见不同,也不生私怨。
苏軾笑了笑,郑重地点头道:“好。”
王小仙:“怕就怕没那么容易,听说,子瞻兄和张方平张相公关係匪浅?”
苏軾一愣。
这友情的考验这么快的么?
隨即便郑重地回答道:“恩重如山,情逾父子。”
王小仙笑了笑:“也许,咱们这一对朋友,就只有今天这一次一起喝酒的机会了呢。”
苏軾想了想道:“张公曾任江寧知府,我也听说了你在江寧时候所做的事情,可你针对的不是冯京么?张公治下,確实有大量的官家田地流失给了权贵,可是在当时,售地筹款,乃是国策,是仁宗皇帝所首肯的国策。”
“国库空虚,而公田上的官吏贪腐之风甚昌,朝廷所拥有的百万亩公田每年实际上能带来的財政收入,几乎为零,张公在江寧,只是执行了这个政策而已,这在当年,不能说是张公之过吧,这是时代的错,硬要说的话也是韩相公的错,是仁宗皇帝的错。”
王小仙:“我不是说他在江寧时候的事,而是他从江寧回来,应该就做了三司使了吧,他应该是近十年做的时间最长的三司使,直到现在,三司衙门里大量的中层官员依然还是他的门生故吏,
对吧。”
“都知道三司的帐目有水分,是黑帐,是假帐,可是没人敢去查,自然也没人知道具体这帐目上的亏空有多大,直到唐公,这是他快死了,才要决心去查一个水落石出,结果呢?触目惊心啊,
已经到了三千多万贯了。”
苏軾:“介白兄,三司衙门三千几百万贯的亏空归责於张公头上,这太不合適了吧,张公他又何德何能,能贪三千多万呢?我承认张公绝对算不上两袖清风,万贯家財確实是有的,但是三千多万?我朝就从没有过这么大的贪官。”
王小仙:“不是贪官贪去了,那这三千多万的亏空是哪去了呢?据我所知,这些亏空之中近一半是亏在了军上的,是在军粮运输上的。”
“还有两千多万,是滥发交子,明明张方平是最早提议,发行交子一定要有准备金的,可是结果呢?超额发行的交子至少也有两千万贯,苏子瞻,你不是蜀人么?交子不是在你们蜀地用得最多么?你可知滥发交子,就是在盘剥百姓,尤其是蜀地百姓?”
“这,这是个体系的问题,是因为朝廷就是没有钱啊,当年发行交子,就是张公强行要求三司必须要预留充足的准备金的,可是-哎,介白兄,三司的问题,不只是三司的问题啊,更不是三司使的问题了,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明白么?”
王小仙:“明白啊,我当然明白了,子瞻兄以为,现在宣德门外跪在地上要请杀我王小仙的那满朝的士大夫,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你所说的这个道理么?”
“你以为官家,为何如此疯狂,会支持我如此激进的改革计划?子瞻兄可知,唐公在三司查出了这么大的亏空,三司衙门之內,因贪腐问题而被处置的官员是多少么?居然是零哎~”
“不是说没有杀官员,就连处置,也是一个没有,因为完全找不到可以处置的人啊,奇怪不?
张方平作为这段时间在位最长的三司使,面对一个亏空超过三千万贯的三司衙门,他居然无责,居然还是两袖清风的好官矣,他手下那些亲信,居然都没有任何责任啊,那你说这三千万贯的钱呢?钱都哪去了呢?”
苏軾闻言也是面色沉重,却道:“你说的这些,倒也有理,可我还是那话,你將这一切归责於张公,实在是太牵强了,这是本朝歷来就有的事情,甚至很可能早在太祖朝,这三司衙门就已经有说不清的烂帐了,至少不是从张公开始的。”
“而在张公之后,吴公、韩公,都曾任財相之职,更何况对你有提携之恩的王介甫和元厚之都曾任三司衙门的判官,亦或者说,朝中的那个相公,计相,乃至於所有的四品以上大臣,又有几个是完全没在三司任职过的呢?
若是你和官家要因此追究张公责任,是不是满朝的士大夫都要追究呢?否则,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我很难相信,这不是你们新学对我们蜀学的打击报復,是党爭。”
王小仙闻言却居然是点头:“你说的不错,我已经和官家商量好了,若是我能活下来,下一步,就是要追究这三千万两的亏空的,若是当真需要追究满朝文武,那,就去追究满朝文武好了。”
苏軾一时惊莫名。
“你疯了?”
“满朝的士大夫,不都在说我是个癲人么?”
苏軾:“.......—..—·
说白了这货还是吃了回京时间还短的亏,並不太了解王小仙到底是个什么人。
“咋么,是不是后悔进屋来与我吃饭喝酒了?”
苏軾皱眉道:“那倒也不是,不管怎么说,介白兄初心总是好的,在下也认你是一位道德君子的,只是介白兄,你自己不觉得这是在说胡话么?况且天下治理,能由著官家的性子来么?能由著你的性子来么?那这天下岂不是要乱套了么?这天下的对错是非,总不能仅凭官家的心情好恶来决定吧。”
王小仙:“不错,这其实就是我大宋最大的弊病了,子瞻兄,都说我大宋之弊在於三冗,在於財用不足,可我大宋明明远比汉唐富庶,財政收入也並不少,甚至几乎也没有什么收不上税的问题,说百了就是其他朝代亡国的问题咱们大宋一样都不沾,而且做得比他们都要好得多,为什么,
我大宋就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我来告诉你吧,就四个字,无他,程序正义而已,一个官僚系统,在维持正常运行的时候却越来越维繫不下去了,数以千万计的亏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但偏偏每一个人都没有错,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唐公豁出了性命,临死之前欲要奋力一搏,查出了三千多万贯的亏空。”
“可这三千万的亏空却居然找不到一个责任人,官家不是仁宗皇帝,我和官家也商量过,在这件事情上,不怕杀人,可问题是官家刀都抽出来了,却不知道能杀谁,该杀谁。”
“他妈的这么大的亏空,居然全部合情合理合法,这对么?子瞻兄,是不是官员们只要不做违背法度的事情,只要切实没有触犯国法,不管他把他的治下治理成什么样,都是无责,甚至是有功的呢?”
“如果一个朝廷,一个国家,所有的官员在程序上都没有违法犯罪,但是国家就是越来越烂,
亏空越来越大,百姓越来越困苦,社稷越来越危险,这个所谓的程序正义,到底还是不是正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