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王小仙被排挤出变法的核心圈子之外了?(1/2)
第133章 王小仙被排挤出变法的核心圈子之外了?
车轔轔,马萧萧,在一百名临时亲卫的陪伴护卫之下,王小仙和唐介终於出发,上任河北了。
一百名兵士各个都是骑马的,虽然大多都不过是弩马,却是也著实是有了一点精锐骑兵的气势,即便是在东京城,也称得上是大排场了。
唐介病的很重,已经只剩下一口气在吊著了,自然不可能骑马,只能坐马车,还需要人伺候。
王小仙则是压根就不会骑马,骑起来太顛蛋了,却是也乾脆坐进了车里,与唐介同乘一车。
“东京城,似乎是变得更拥挤了啊。”车队蛹蛹的大半天都没出得了东京城,唐介在马车里忍不住抱怨道。
“其实这是好事,也多亏了介白兄和军械监,城外的二十几万灾民全都进了城了,连女人和小孩都很容易找到差事做,这么多人进城,东京自然也就显得拥挤了一些,不过我听说即便是这样,人手还是不够呢,连带著陈留和朱仙镇,这两处地方现在也是忙碌不休,听说都要扩城。”
一旁,作为唐介女婿的谢景温一边给唐介剥橘子,一边顺嘴地接话道,他此行的身份是河北路新任命的提刑官。
赵也是体谅唐介的身体这才有了这样的安排,实际上以唐介现在的身体状况,再安排老头出差公干其实挺不仁义的,只不过河北这边既然决定要下重手行雷霆之事,確实是不得不用他的威名来震镊霄小而已。
王小仙的资歷这么浅,没有唐介,他怎么可能震忆得住河北群雄,不过其实明眼人是看得出来的,唐介这个大总管主要负责的也就是一个大概方向,具体的事务他就算是想管,恐怕是也没那个精力了,一应庶务一定是要落在王小仙头上的。
“怕是连东京也得要扩了吧?哼,这下,东京的房租一定又要变高了。”
王小仙:“东京肯定也是要扩建的,光是新扩建的军械监几个核心工厂,仅从占地面积来看的话就几乎將近半个开封,再加上新的制墨工厂和江寧纺织公司要在开封开办的新厂,东京肯定是要进一步扩建的。”
唐介望了一眼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突然又皱眉道:“最近这段时间,那些將门的核心资產都在拍卖筹款,来竞拍的商贾据说大多也都是来自於江南,这么多的买卖同时售卖,恐怕价格必然是要被压下来的吧?”
这唐介,现在的职位到底是三司使,哦不对,现在是四司使了,虽然干了一辈子的台諫也不懂经济,但还是养成了对金钱敏感的习惯。
王小仙解释道:“不会的,所有的產业都没有贱卖,好卖的卖掉了,不好卖的大多都是直接由原来的管理层承包了,比如樊楼等那几个正店,就是由原本的三个掌柜进行了承包,採取了承包制,比如樊楼,军械司每月是坐收一万贯的承包费用的。”
“况且如此一来经济被大量盘活,保守估计,今年仅东京的商税至少还要增加三十万贯都不正,哼哼,天地自有公道,老百姓的心里也自然会有一桿秤,我王小仙所作所为,到底是功是过百姓自然会给我一个客观公道的评价。”
说著,王小仙也是不禁生出了一股自豪的情绪出来。
虽然不是理工男,可他还是在东京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啊。
今天这东京城能有今日的繁华,老百姓们人人有活儿干各个有饭吃,他在这其中的功劳其实是並不算小的。
唐介却是望著窗外,突然给王小仙浇了一盆冷水:“你想得確实是很好啊,可是我听说,这才几天的功夫,已经有四大厢的兵卒偷偷的溜进东京城里干活儿,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虎翼军,云骑军,驍捷军,可能就都要来了,若是再过一段时间呢?郑州,滑州,宋州的军队呢?”
“城內的这些產业都卖了,那是因为好卖,那城外的產业怎么办,贝州的酒肆,冀州的贝锦,这些生意呢?
將门卖了东京城內值钱的產业,现在一心给官家做內直,还要討好那些底层的普通兵卒爭取自已也能选上军户代表,万一,他们不管他们城外的生意了怎么办呢?”
“城內的禁军给將领工作,是將门在压榨禁军,在占禁军的便宜,可是城外的禁军呢?有些將门在城外维持的生意都是赔钱的,据我所知,能保证他们有口饭吃,都不太容易,万一此事之后他们没有这一口饭吃了呢?”
王小仙一时被唐介给慰住了,只得苦笑著低头,给自己剥橘子吃了。
唐介说的这些说百了就四个字:城外禁军而已。
王小仙所主导的军械监改革,其实本质上不过是利用了一点小小的技术发明,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这些厂还都是大厂,可以集中干活儿,又刚好適合禁军而已。
可问题是,他所解决的就业岗位,是真的只有十万驻京禁军而已。
问题是整个宋军的中央禁军是分成了三层护卫的,驻京禁军只是最里面的那一层,是直接驻扎在东京城里面,军营在城內的最精锐部分。
也只有这最精锐的部分禁军是可以通过打工,杂耍等方式赚钱的。
那还有城外大营,和东南西北四大厢呢啊。
陈桥驛,雍丘,襄邑,中牟,这些个东京周边的战略要地都是驻有大军的。
更外层在郑州、滑州、宋州,也都是有禁军驻扎的。
甚至更更外层的话,虹县、擅州、潼关的禁军其实也都算是中央禁军。
王小仙解决的禁军就业,只是驻京禁军而已,不是中央禁军,中央之外的禁军就更別说了。
仁宗朝的时候土地兼併的速度极快,流民没地种了就扔军营里去当兵,以至於原本只有二十方人的中央禁军在仁宗朝变成了四十万。
妈蛋的。
都说仁宗朝的时候是北宋的最盛世,盛世个狗屁!
士大夫们在民间一个劲的土地兼併,没活路的流民一股脑的全往军营里塞,可不就盛世了么,至於说蛀空朝廷財政,弄出一百一十万军队这么离谱到逆天的数字,那统统不顾,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果不是他留下来的烂摊子实在太烂,王安石那么离谱的变法政策怎么可能推行得下去,还能推出正面意义来呢?
唐介:“不患寡而患不均,驻京禁军如今都进了工厂了,剩下的三十万禁军又会如何做想呢?
介白,要知道那一日逼宫,老夫也是去了的,这其中固然有身为士大夫不得不去,也是在逼迫官家表態的考量,可是你和官家做事,真的就完全妥当么?”
“老夫是经歷过庆历新政的,范文正公的人品不高尚么?能力还不够强么?意志还不够坚定么?然而自上而下,骤然改变祖宗之法,实际执行的时候总会有各种或是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冒出来。”
“军械监的扩建,怎么看都是好事,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將事情做得这么急呢?事缓则圆,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故意瞒著两府呢?本来,这件事应该是可以更加稳妥,更加有条不紊地推进的啊。”
唐介是个老人,而老人么,总是有絮絮叨叻的毛病,还有点好为人师,说著说著话,却是居然开始数落起王小仙来了。
如果说话的是旁人,王小仙倒是也不介意与他辩上一辩,他还真不一定输。
但既然说话的是唐介,一来他本人很尊重他,不愿意与他爭执,二来老头说得也不无道理,事实上这城外的三十万禁军,確实是现在大宋朝很大很大的一个雷,闹出兵諫来不是不可能。
人家也想进城打工,过上打工牛马的好日子啊。
三来老头確实也是快死的人了,王小仙要是跟他辩驳的话,他有点怕自己一不小心把老头给气死。
老人家也是爱护自己,所以才跟自己说这么多的么,来自长辈的教诲,好好听著也就是了。
然而他打算好好听著,这老头自家的女婿却是不干了。
见王小仙笑著点头不说话,谢景温却道:“岳父您这就是仗著您资歷老,欺负介百兄不会跟您辩驳了,您说的这些根本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