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和郭逵合私募兵丁?!王小仙:法条的解释权在我这儿(2/2)
其二,也就是现在这郭忠孝正在做的:先去考个进士,然后再考虑文转武的事儿。
就这么离谱,种家將、姚家將、郭家將、甚至歷史明明比大宋都要悠久的党项人折家將,后世子孙现在也都无一不是在奋战科举。
谁能够继承自家老爹的门媚,维持在西军的影响力,並不取决於这些西军將门谁打仗打得更好,而是取决於谁能考得上科举,考不上科举的,只能通过老爹的关係恩蒙入仕的,这辈子你也別想当经略使,都部署这种职位。
能做到副经略使就算你走了大运了。
至於那些並非是將门出身的,普通的土兵,基层的武將,想要靠战功拼杀出人头地,那就完完全全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了。
不过这一切,当然也都是过去式了,至少王小仙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截止到目前为止,王小仙並没有和这些西军將门接触过,西军军改也没那么容易,必须得慎重,这和中央禁军是完全两码事,稍微一个没改好改出乱子来,那就真的是天翻地覆了,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很明显的,这个苗头现在已经出来了,西军的將领们也已经开始主动的想要跟他接触了。
尤其是郭逵这一次,摆明了就是奔著三衙来的。
因为现在三衙益重么,王小仙更是提出了三衙必须要和枢密院至少並驾齐驱,管军事的人必须得懂军事的这个概念,而文官则是將这个皮球踢给了三衙。
是希望可以把王小仙踢出去后好好拿捏那几个军功和威望其实都查一些的三位大帅。
然而一来这三位大帅到底也都是混到大帅的层次去的,总不可能是泥捏的,这段时间和王小仙,李宪自然也是早有谋算,二来,面对著这种武人好不容易有的机会,他们那些文官难道真的以为,压制住了三位大帅就能压制住全部武官了么?
郭逵直接就在年后的第一时间上了奏疏,以一个十分直白的语气自请:给我个大帅的位置坐。
说白了,京城里那三位资歷確实是差了点意思,也代表不了武人的,那郭逵呢?
要知道郭逵曾经是一度与狄青齐名的,如今狄青死了,真要说谁是大宋的第一武將,基本上公认的也就是郭逵了。
只不过一直以来都因为“思想保守”而比较受文臣集团打压罢了,甚至歷史上的赵项也很不喜欢他。
赵这人是有点好大喜功的,正常人也干不出来五路伐夏这么抽象的事来,而郭逵一辈子打仗突出一个稳字,战略思想主张步步为营,每当文官统师们想出什么“天才”的军事构想的时候他总是反对,朝廷想要放弃绥州时更是坚决反对,甚至敢干出藏匿圣旨的事。
虽然事后总是能够证明他这个保守派才是对的,那些天才的点子无一不是让宋军损兵折將,藏匿圣旨的这事虽然狠狠打了当时还刚登基的赵项的脸,但確实结果也证明了他才是对的。
但在朝廷看来,这人实在实在是太討厌了啊。
就显得你能耐,枢密院的相公,朝廷派到西边的大帅,还有赵这个刚登基的官家,都是废物是么?
歷史上,大概也就是这几年,他还会反对韩絳和种諤搞出来的那个大活儿“罗元城之战”,並再一次的打韩絳这个相公的脸来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然后他就被一脚给他踢到了南方去了,让他一个西军將领去攻打交趾,结果他打交趾了一半觉得將士们生病的实在是太多了,据说是病死了足足一半,居然还敢放弃到手的胜利抗旨退兵,从此之后被神宗朝弃用。
大宋么,尤其是仁宗之后,文官一直打仗一直输也没什么关係,但你武將要是敢把文官的错误提前给指正出来,那你不倒霉谁倒霉了?你不倒霉的话岂不显得咱们相公很没有面子么?
反正,这郭逵大概就是这么个人,仗著自己的资歷军功,总是顶撞那些文官大帅,枢密院,乃至於官家本人的战略意图,因此在朝廷那被打上了“怯敌畏战”、“桀驁”、“不识大体”的標籤的。
但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行为,使得他在西军中的威望格外的高,如今已是大宋的第一人了,大家也都愿意跟著他,论及军中威望,应该是目前西军中的第一人。
而且他在河北,湖南等地也都带过兵,整个禁军体系之中都有他不少的旧部,所以大概率上,他的威望应该是不太有爭议的大宋军中第一人的,如果不是王小仙的横空出世,就郭逵这种人,一辈子也別想被朝廷重用,可这不是出了个王小仙了么,既然要重新归权於三衙大帅,那以他郭逵的威望来说,要一个大帅的位置这怎么看怎么都是实至名归。
当然,他这么直接写奏疏去要,朝廷肯定不会给,甚至王安石,曾公亮,文彦博这些人还全都勃然大怒,全都写了回执去训斥他。
而就在王小仙出发之后,人都还在路上呢,就也写了一封奏疏表示应该,甚至是必须让郭逵进三衙当大帅。
毕竟那是三个大帅位置呢,放著这么个军中威望第一人而不用,太没有道理了。
自然,王小仙人都不在京城,这奏疏自然也是被无视的,作用上只是噁心了一下那些士大夫们,甚至可能还噁心了赵琐。
別看赵在郭逵藏匿圣旨之后表现得非常大度,好像是一点没生气的样子还夸了他,可他实际上到底是怎么想的谁知道啊。
不过无所谓。
朝廷不给,这郭逵也会自己去抢那个位置,而且王小仙也会帮他去抢那个位置,让他们不得不给的。
王小仙对曹诗诗道:“京东路的禁军之中,也有不少都曾是郭帅的旧部,你也別小看了立之兄,凭他的身份,在军中招募几百个,乃至上千个精悍兵卒,不是难事,若还是不够,再招募个千八百个游侠儿,想来至多也就是大旗一立的事。”
“你也不要看他这般文生打扮就低瞧了他,虽然你也算是將门,但是京师將门,和他们西军將门,那还是两个概念的,真要打起来的时候,我相信立之兄一定还是能猛得起来的。”
事实上何止是猛得起来,这郭守孝是歷史上靖康之耻时已经极少数敢率军主动反打,甚至还取得了一定战果的將领了,凭他的身份其实是有很大机会往南跑的,结果却是选择了北上反攻,最后的结局也是壮烈殉国,至少算是没给他老子丟人的。
这货就是在北宋这么个畸形的社会文化风气里纯装而已,骨子里其实是个特別狠的狠人的。
曹诗诗皱眉道:“可是”上千个精悍兵卒?是你疯了,还是郭帅疯了,还是他疯了?依据“擅兴律”,私自调兵十人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每百人加一等,千人即处绞刑,即便是地方州县官员,也是严禁夸州县的。”
“况且这还只是调兵,你还想让他招募游侠儿?“私自募兵超千人等同於私募部曲,按《宋刑统》以谋叛论处:主谋者斩,从犯流三千里”狄青当枢密使时只是因为在家宴邀旧部饮酒,即遭文官弹劾罢官,你还想让他招募游侠儿?你和郭帅,是要造反么?”
这曹诗诗到底是姓曹,还有一身的功夫也算是將门虎女,对於这些调兵,用兵的种种限制,即使是这么个女流之辈,那也是张口就来。
事实上如果不改变歷史的话,庆州兵变都已经不远了,韩絳身为宰相,人在前线,面对部下兵变这种事情,调兵镇压,都因为流程不对而被罢相,还连累种諤流放。
虽然庆州兵变某种程度上也是韩絳这个文官宰相瞎逼智慧逼出来的就是了。
但总之吧,大宋么,对於私自募兵,调兵这种事是极其极其敏感的,千八百人这种规模看起来不大,但是要知道,北宋的地方上,绝大多数的州县,真没有能对付得了一千反贼的能力。
如果是一千精锐的话,已经可以在大宋做很多很多事了。
这,这,怎么敢的呢?
她倒是不怀疑郭逵的儿子有没有这个私自募兵和调兵的能力,可问题是莫说是郭逵的儿子,便是郭逵本人,敢干这个事也是必死无疑的啊。
你爹郭逹,本来就招朝中几乎所有的大臣和官家討厌的好不好!生怕没什么把柄落在那些文官的手里来整你的么?
郭守孝闻言却是很淡定,反而还朝著曹诗诗十分谦和地依旧是笑著拱手。
“你说得没错,按照常理来说,私募兵卒这种事,是犯法的。”
“这是犯法的事么?死罪啊!”
“你是害怕有人会举报他?”
“肯定会啊!”
“嗯—那么京东路的刑事覆核权,在谁手里呢?”
“那当然是在?在你手里。”
“是啊,我不是提刑么,所以至少在京东路,法条的解释权是在我这里的,对吧。”
“可是——.可是你——你这,这,你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吧,咱们大宋对官员的什么事都能忍,可唯独是忍不了这个的啊,你就不怕御史弹劾你,然后—.然后”
“然后什么?算我个图谋不轨,斩立决么?就因为我心疼,可怜那些像阿云一样的女子,想帮一帮他们,朝中的大臣们就要教唆官家杀我么?若真是这样,那我就去死好了,这样屁事儿不懂的官家我为什么还要去效忠他呢?”
曹诗诗,目瞪口呆。
其实真要是足够了解王小仙的人,乃至於满朝的大臣,赵本人,可能都不会对王小仙的这个举动感到奇怪,当然了,暴跳如雷都是肯定的。
然而曹诗诗却不同,她本身虽然一直在关注王小仙,但想的却一直都是怎么样才能弄死王小仙,对於王小仙本人的政治主张什么的了解得並不是很多。
她一个女人,也並不怎么关心政治,实际上是相当的后知后觉,根本就不知道王小仙在朝堂上掀起的到底是个怎样的政治风暴,他和王安石,和赵项之间,又到底是个怎样的关係。
她原本是真的以为,这王小仙是个很有能力的弄臣,是因为官家支持他,才能做这许多事情的。
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明白,这货是纯在作死啊!
他跟官家,居然,是一个正在相互博弈的关係?军权这么敏感的东西,这个王小仙居然都敢玩而且更重要的是,郭逵居然敢陪著他玩!
虽然,郭逵这人也確实是素来胆子很大,敢顶撞韩琦等宰相,也敢藏匿官家的圣旨。
可——
到底是將门的女人,只是一琢磨,曹诗诗突然身体就好像是触电一样的抖了一下,似乎是琢磨明白了许多东西。
王小仙已经和郭逵合作了,他们要做的许多事情,根本就不是在“请”官家同意,而是在“逼”官家同意。
而如果他们成功了,这对他们將门来说文代表著什么呢?
【居然,是这样的吗?】
“你,你怎么敢的啊,会死的,这,失败了会死的吧,就算你是士大夫,做这种事你会死的啊!”
“你不是一直都恨我不死么?我死了,这对你来说难道不应该是一件值得放炮庆祝的事情么?
“我,我,我当然希望你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可是——我是想让你死在我手里!”
王小仙俩手一摊,肩膀一耸,没有说话。
什么人啊这是,你又没那本事。
曹诗诗:....—.—
低头一琢磨,曹诗诗其实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所谓的妇女会,为啥让她来做,又为啥要玩这么大了。
郭逵是个不怕死的,至少在政治上是个不怕死的,再加上王小仙,再加上这一次枢密院和三衙的博弈,所以他们两个联手一定是要搞事的。
不是为了她的妇女会能攻运转,而搞出这么大的事来。
而是为了搞点大事儿,选中了她,让她来搞这个妇女会,如果没有妇女会,他们也会通过別的什么项目来搞事的。
搞什么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搞事本身,通过搞事,让朝廷对他们失控,进而妥协,同意將郭逵给送上三衙大帅的那个位置上,而一旦郭逵真的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很有可能,马上就会当面锣对面鼓的跟枢密院爭权!
郭逵绝对干得出来这个事儿,全大宋的武夫之中,也就只有他有这个胆子。
有时候很难界定郭逵这种人到底是有魄力,还是太虎了没有脑子。
“你们这是拉我上贼船啊。”
王小仙也並不避讳,点头承认道:“其一,你姓曹,不管怎么说,曹家仍然是我大宋的第一將门,你干了这件事,天下人都会琢磨著会不会和曹家有关係,那么这件事就变成了京师第一將门和西军第一將门在联手而为,对朝廷来说,压力会更大。”
“其二,你是官家的亲表妹,仁宗皇帝为数不多的孙女,你刺杀了我两次,我不也都拿你没有办法么?
你在做事的时候青州的官员会忌惮你的身份,而且老实说,大宋律法確实是拿你没什么办法,我能想到的,哪怕是你造反,对你最严厉的惩罚可能也就是逼你嫁人。”
“其三,你是个女流之辈,由你来牵头,增加了这件事的胡闹性质,严肃性上大大的降低,给朝廷,给官家留了一点脸面,而且我真的觉得妇女会是个很不错的切入点,你是女人帮助女人么,反正是要搞事,我也真的认为,这是一件正义的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至少,我真的是在帮助京东路所有像阿云一样可怜的女子。”
“你觉得呢?当然,我是你杀父仇人,你不想帮我,这也很合理,我找別人去就是了。”
其实王小仙本来是想让自家老婆,王娟来做这件事的,顺便把王安石也给拉下水。
不过实话实说,王娟在这件事上是没有曹诗诗合適的,身份上不够是一方面,性格上,好像也差著一些,甚至她本人可能也未必有这意愿,王小仙也总不好逼她。
曹诗诗就不同了,敢逃婚,敢刺杀他,听说从小习武还当过一阵子的孩子王,连官家小时候都挨过她的打,可谓是胆大包天,这天底下就没啥她不敢干的事儿。
曹诗诗闻言沉默了下来,低头开始寻思,纠结了起来。
本心上来说她是想做这件事的,作为女子,她又不可能真的有机会上战场,她从小读书习武,当然也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而且王小仙也想对了。
她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甚至大宋的律法都使不到她身上。
可是·.
不禁抬起头看了王小仙一眼。
【曹诗诗啊曹诗诗,他可是你的杀父仇人啊,你难道,真的要和他合作么?难道你还要將来和他一起共事?你这样对得起父亲的在天之灵么?你父亲可是被他活活烧死的啊!】
正在低头犹豫,思索的时候,突然有一名骑士快马过来,匯报导:“江寧公,前边就是齐州府了,京东路新上任的转运使孔宗瀚就在前边,知道您在后面,特意在齐州城稍歇停驻,专门等著您,说是已经备下了酒席,要宴请您,和您熟悉熟悉。”
王小仙微微异:“京东路的转运使?也是刚上任的么?嘿,这么巧啊,这漕司和宪司居然是同路上任。”
说著,王小仙回头瞅了一眼自己的队伍。
浩浩荡荡的,好像也不止一千人了。
除了家眷,他把他的一妻一妾,妹妹王小蝶和她那一大帮子医学生都给带来了之外,那更后面还跟著好多的福建路,广南路的大海商,光是从阿拉伯来的大富商就足有二百多人,各个都带了一大堆的护卫和僕从。
“你確定他要请我吃饭?我这这么多人,你帮我去问一问,他请得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