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群臣请杀王小仙,二(2/2)
“呵呵,曹姑娘,你这是对我在咱们大宋的人缘还有误解啊,这大宋的天下,想害我的人多了,也不差她一个,我不理她不就完了么,不管她背后是谁,也不管他们想怎么害我,我压根不搭理她,她还害个屁呢?“
说到底他之前之所以那么纠结,还跟自己的欲望挣扎,那不是因为他可以睡,而且认为睡了也没啥代价么,他纠结的也不是色念,而是权力欲,补上的是欲行使权力当先克制行使权力的这个关键一课。
那既然现在明確肯定这是个狐狸精,睡了不白睡,那还睡个屁啊,他又不是没见过漂亮女人的色胚。
曹诗诗不能理解。
但她觉得相当的受震撼,搞不明白天底下为什么会有这种人。
尤其是她很清楚的知道富绍庭和孔宗瀚的算计到底有多噁心,王小仙这一次绝对是差一点就被毁了的,真的是只差一点就要上套,而且上套后是要万劫不復,甚至是遗臭万年的。
结果这一切在他看来,居然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多办两个案子?
什么人啊这是,你真以为你自己是圣人么?
“啊~~”王仙打了个哈欠。
“你又到底是因为点啥,大晚上的练鞭子玩啊,很耽误人休息的啊,咱们现在住的是驛站,是不是还是应该稍微有一点公德心的啊。”
曹诗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我不会杀你,是因为我的母亲,祖父,还有太皇太后都已经跟我谈过了,他们都不让我杀你报仇,官家表哥就更不必说了,知道,为什么么。”
王小仙一听就明白了:“那还有啥不知道的,曹家要向我示好,不希望只因为你爹一个人的仇,哦不对,我一共杀了两个,反正就是希望跟我处好关係唄,希望当代的这些子孙中再出一些曹彬曹瑋一样的人物,对吧。
哪怕是你娘,她是公主,可也是曹家的媳妇,况且她这公主也是要靠官家给饭吃的是吧,死个老公也未必就是多大的事儿,再说太皇太后本来就是她姑,她也是曹家人。“
曹家么,家大业大的,区区一个曹评而已,算不得什么的,如今正是变革之时,而且王小仙改革的对象明显是有利於勛贵將门这个阶级的,不管是中层军官得到了机会继续往上爬,高层的武將正在从文官手里抢夺实权,还是哪怕是无心再上战场的將门,也可以给王小仙投资,搞搞股票啊什么的。
怎么看,他王小仙都是將门之友,而且他在底层禁军士兵之中的威望也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是个將门子弟,按说就应该儘可能的跟他搞好关係才对。
而目前来看跟於小仙关係最紧张的將门自然就是曹家了,说实在的,曹家这个所谓的大宋第一將门早就名不副实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很小了,这个时候他们將门之间是百舸爭流的关係,是一次毫无疑问的將门大洗牌。
这个时候你曹诗诗居然还要刺杀人家,还是两次,你这不是把整个曹家都往火坑里推么,区区杀父之仇而已,就不能忍忍么。
所以大概的,王小仙是能猜得到她的那些家人会跟她说什么的,也大概明白为啥要逼她嫁人,而且还故意不给她找个良配了,而她逃跑之后主动在王小仙面前现身,还死皮赖脸的跟著他,恐怕是这丫头已经有点自毁的倾向了。
偏偏王小仙又不管她,还摆出一副特別大度要杀快杀的架势,再加上王小仙做的事情又確实都是比较高尚的事情,可能又跟她的亲人劝她你爹活该去死』之类的话语吻合上了。
一边是杀父之仇,一边是家庭责任和道德感,所以才导致她现在这么神经,动不动就哭,明明不杀他了还总是瞪著他之类的。
“哦~”
王小仙应了一声。
“无聊,还以为是你爱上我之类的呢,那你不杀的话自己个儿想吧,要是实在绕不过来这个弯,那就多在心里绕几圈,我得走了,还有好多案子等著我审呢,接著为民请命去了。”
“等一等。”曹诗诗突然叫住他。
“干嘛,还有事?”
“你真的,有你说的那么高尚么,为民请命,不惜身?”
“我是不是这样的人,天下人自有公论。”
“那你为了你所谓的正义,难道谁都敢惹么?我看未必吧。””干嘛,激將法啊。”
“你给我等等。”
说著,曹诗诗回了房间,却是又拿出厚厚地一摞材料,交到王小仙的手上说道:“这些材料,是青州的孔家支脉作恶的状纸,我那妇联虽然刚刚成立只有几天的功夫,就已经收到了这些材料,他们甚至还会要他们麾下佃户子女的初夜权,王小仙,青州孔家,你敢动么?你不是说你要为民做主么?你敢为这些被夺了初夜权的可怜女人做主么?“
“嗤~”
王小仙闻言嗤笑道:“你为了曹家,不能亲手杀我了,就想要激我去作死,让別人来杀我是吧。”
“哼,是又如何,你不是说你为民请命,不怕死么。”
“还青州孔家,你以为只有你收到这样的材料了?便是曲阜孔家,这一趟我也收到不少他们家的黑材料了,青州那边先不办,我要办就办曲阜孔家,姓孔多个鸡。”
说完,王小仙接过曹诗诗手里的材料转身就走。
“对了,下回有这种作死的事儿,只要是为国,为民的,最好能有点证据啥的,一定得想著我啊,俟你这法子真不错,我不死,你也算是为民请命了,我死了,你就算是为父报仇了,不错不错,你这人出身比我高,人就在那个圈子里,还知道什么齷齪事儿,管了得罪人的你可一定要告诉我啊,咱们合作愉快。“
说完,王小仙高高兴兴的就走了。
“你——你真敢动孔家?”
王小仙没有再回她,已经很开心的走远了。
曹诗诗却是双腿一软,忍不住地一跌,跌倒在了地上,望著王小仙的背影,眼神中愈发的复杂了。
於此同时,东京城。
齐州的事情终於传到了朝廷这里,然后整个朝廷就彻底的炸了。
不经审判,甚至都没通知中枢一声就拿下一位知州,而且还是王安石这个相公前脚刚刚认证的模范干部。
不经枢密,直接调兵,而且调兵之后直接封城,关键是他们居然还真有这个本事。
光是这两件事,在大宋的政治环境下都是绝对的大地震级別的事情了,作为文官,不管是王安石一系,还是文彦博司马光一系,现在的他们都已经只剩下同一种感觉了:恐惧。
今天,王小仙联合三直和三衙可以这样对待王广渊,那明天呢?这样的模式如果成立的话,他们这三人组岂不是走到哪都可以隨便用这套手段去对付隨便哪个知府?
那如果不是王小仙担任提刑,换了別的什么提刑,如果也愿意和三衙,三直,和宦官,武夫去狼狈为奸的话,难不成也能起到一样的效果,想办谁就办谁?
这意味著他们引以为傲的士大夫身份在这样力量面前没有半分用处,在这样的暴力能力面前没有半分保障。
这事情太可怕了,可怕到几乎所有的文官都被惊嚇到了,於是眾议汹汹,纷纷上了奏疏弹劾,再一次的,请杀王小仙!
哪怕是拼著政治彻底停摆,甚至在有些人眼里哪怕是拼著大宋亡了,这事儿也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王小仙必须得死!
封建王朝是个尖,所有的全力都集中到了官家的手里,自然地,所有的压力也就全都集中到了官家的手里。
“臣斗胆敢问官家,此事——那王小仙跟官家说过么?”
垂拱殿內,赵頊谁也不见,只剩下韩维一个翰林学士被单独召见。
好在是比上一次群臣请杀王小仙的时候强些,这一次赵頊好歹还是见人的。
“过年的时候,是王小仙主动找到李宪,跟李宪说了宪司衙门和三直,三衙联合的事情,当天,李宪就將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我了。“
“官家,莫不是就同意了?”
“我.不该同意么?不同意,三直要如何办差,最关键的是,我如果真的不同意,三衙那边会不会硬来呢?
难得李宪他还是忠心的,老师,你们都认为三衙大帅翻不了天,也远比王小仙更好对付,你们都认为你们可以死死地压住他们,可你看,真的是这样么?这一次的事,到底关键是他王小仙,还是三衙了?
郭逵的奏疏你们不是都已经看过了么?老师,我大宋对武人的压制已经太久了,现在看来,他们似乎是远没有你们想像中號压啊。“
“你们又让我杀王小仙,那朕杀王小仙的时候要不要把三位大帅也杀了,郭逵要不要也杀了,那李宪呢,要不要也一起杀了,朕如果当真下旨,谁去执行呢?执行的时候他们要是反抗可怎么办呢?
老师,朕现在下一道手詔给你,让你去杀了郝质,你有这个能力么,打算从哪里调兵,如果他知道了消息之后往军营里一躲,你要如何去把他从军营里抓出来呢?靠开封府的衙役么?
我怎么觉得现在,王小仙,反而是压制这些武人的盖子了呢?您说呢?咱们若是不能把郝质抓起来杀掉,却反而要先杀王小仙,这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呢?”
韩维:“官家,如此的信赖王小仙,当真不怕他—不怕他——有朝一日,黄袍加身么?
臣也知道,王小仙的性情,恐怕是真的知忠义的,应该是没有这个心思的,可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呢?太祖当年被黄袍加身,也未必就不是被逼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