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春分两半,昼夜均分酿新篇(2/2)
念秋和月娥在院角种向日葵。她们把葵籽埋进土里,用小手把土压实。“许大哥说,向日葵会跟著太阳转,”月娥边浇水边说,“等长出来,咱们就能知道太阳往哪走了。”念秋看著刚埋好的土坑:“要是长出好多向日葵,就能像小太阳一样围著院子转了。”
傍晚时,货郎担又来了。这次货郎担上多了些新书,有教认字的《千字文》,还有讲农事的《农桑辑要》。“春分宜读书,”货郎掀开盖布说,“这书是新印的,字大清楚,正好给孩子们看。”许朗挑了五本《千字文》和两本《农桑辑要》,付了钱,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怀里。
“等学堂办起来,就把这些书当课本,”他把书递给苏晚,“你也跟著学学,以后就能教孩子们了。”苏晚捧著书,手指轻轻抚过封面,心里又激动又紧张:“我能行吗?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咋不行?”晓梅拍了拍她的肩膀,“许先生会教你的,你这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张奶奶也说:“多认些字总是好的,我年轻的时候,连地契上的字都看不懂,被地主骗了好几次。”
晚饭吃的是春分面。晓梅擀的麵条又细又长,像银丝一样,浇上韭菜鸡蛋卤,香得人胃口大开。“春分吃麵,日子长长久久,”张奶奶给每个孩子碗里都添了些,“吃了这面,孩子们长得高,庄稼长得旺。”
夜里,大家围坐在油灯下,听许朗读《农桑辑要》。书上说,春分后要及时防治麦蚜虫,可用菸草水喷洒。“咱院里就有种菸草,”傻柱一拍大腿,“明天我就熬菸草水,给麦子喷上!”
建业在旁边记笔记,他用许朗教的方法,把重要的地方画下来:菸草的样子,喷药的工具,还有喷洒的时间。“这样记下来,忘了的时候看看就知道了,”他举著笔记给大家看,上面的图画得像模像样。
苏晚捧著《千字文》,跟著许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念秋和月娥也跟著念,声音奶声奶气的,像两只学舌的小鸟。张奶奶坐在一旁,虽然听不懂,却看得满脸笑容,手里的草绳编得更起劲了。
夜深了,油灯渐渐暗下来。许朗吹灭油灯,大家各自回屋睡觉。院外的蛙鸣还在继续,混合著麦田里麦苗生长的声音,像一首温柔的夜曲。
第二天一早,念秋和月娥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她们跑到院里一看,只见许朗正用毛笔在木板上写字,木板上写著“学堂”两个大字,笔画遒劲有力。傻柱和建业在往墙上钉木板,把写好的字牌掛在仓房门口。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学堂了!”许朗拍了拍手上的灰,“先教大家认字,等盖好了新房,再添桌椅和书本。”村民们听说办了学堂,都带著孩子来看热闹,不大的仓房里挤满了人,连窗台上都扒著几个小脑袋。
许朗拿出《千字文》,教大家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孩子们跟著念,声音参差不齐,却充满了朝气。苏晚站在旁边,手里也捧著本书,跟著大家一起念,阳光透过窗欞照在她脸上,映得她眼睛亮晶晶的。
傻柱和建业在院外熬菸草水。他们把晒乾的菸草叶放进锅里,加水煮开,煮出的水呈深褐色,散发著呛人的气味。“这水肯定能杀死蚜虫,”傻柱用勺子舀起一勺看了看,“闻著就够劲儿!”
晓梅和张奶奶在给孩子们做识字卡片。她们把硬纸板剪成小方块,在上面写上简单的字:“田”“麦”“禾”“苗”。张奶奶虽然不认字,却能照著许朗写的样子描下来,描得歪歪扭扭的,却很认真。
日头升到半空时,许朗让孩子们休息一会儿。念秋和月娥带著小伙伴们去看刚种的向日葵,虽然还没发芽,他们却蹲在那里,想像著向日葵长高的样子。“等向日葵长出来,”月娥说,“我们就在下面认字,太阳照著,肯定学得快。”
傻柱和建业背著喷雾器去麦田喷药。喷雾器是许朗照著书上的图样做的,用竹筒和皮囊做成,能把菸草水均匀地喷在麦苗上。“这玩意儿真管用,”傻柱边走边说,“比用手洒省劲多了。”
苏晚留在学堂里,教年纪小的孩子画画。她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田”字,让孩子们在里面画麦子。孩子们画得五八门,有的麦子长著眼睛,有的麦子戴著帽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张奶奶坐在廊下,看著这一切,脸上的皱纹笑得像朵。她想起年轻时,村里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收税的来了,地主说多少就是多少,根本没法爭辩。“现在好了,”她喃喃自语,“孩子们能认字了,再也不会被人骗了。”
傍晚时分,傻柱和建业回来了。他们说麦田里的蚜虫已经死了不少,麦苗看著更精神了。许朗听了很高兴,说明天再喷一次,就能彻底防治了。
晚饭桌上,大家都在说学堂的事。狗剩说他认识了“天”和“地”两个字,还在地上写给大家看。念秋说她学会了画麦子,画得比谁都像。月娥说她盼著向日葵快点发芽,好在下面认字。
许朗喝了口酒,看著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办学堂只是第一步,以后还要教大家种新的庄稼,用新的农具,让日子越过越好。
夜里,苏晚坐在油灯下,练习写今天学的字。她写得很慢,一笔一划,很认真。晓梅凑过来看,笑著说:“写得真好,比许先生写的还秀气呢。”苏晚脸一红,把纸收起来:“还不行,得多练练。”
窗外的月光又照进屋里,在地上铺出格子。苏晚看著那些格子,忽然觉得,日子就像这格子一样,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希望。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一笔一划地写,总能填满这些格子,写出属於自己的篇章。
这便是春分后的日子,有平分昼夜的阳光,有茁壮成长的麦苗,更有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就像那些刚播下的向日葵种子,虽然还埋在土里,却在积蓄力量,只等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向著太阳生长,结出饱满的果实,给这小院带来满满的收穫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