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研学基地初筹备,风雨突至显担当(2/2)
“王婶,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许朗笑著说,“雨还没停,你赶紧把牛牵进棚里,別让它再淋雨了。我还要去荷塘那边看看。”
两人刚走出王婶家,就看到苏晚撑著伞跑了过来,手里拿著几件乾净的衣服:“许朗哥,傻柱哥,你们快把湿衣服换了,別感冒了。荷塘那边的荷已经採摘完了,稻田的堤坝也加固好了,没什么大事了。”
许朗鬆了口气,接过衣服,对傻柱说:“走,咱们先去筹备处换衣服,等雨停了,再去检查一下研学基地的筹备情况。”
傻柱点点头,跟著许朗和苏晚往筹备处走。雨渐渐小了,天空露出一丝光亮,荷塘里的荷叶上掛著晶莹的水珠,在微弱的光线下闪闪发光。许朗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虽然这场大雨来得突然,但也让他看到了合作社成员们的团结和担当。有这样一群齐心协力的乡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清溪村都能挺过去,研学基地一定能顺利建成,“清溪荷韵”的故事也一定会继续下去。
回到筹备处,许朗和傻柱换了乾净的衣服,苏晚已经煮好了薑汤,端给他们:“快喝点薑汤,暖暖身子。对了,上海研学营的负责人刚才又联繫我了,问咱们这边的天气情况,我跟他们说了雨已经小了,没什么影响,他们说会按时来。”
许朗喝了一口薑汤,暖意顺著喉咙流进心里:“那就好。等雨停了,咱们再去各个筹备点检查一遍,確保万无一失。另外,这次大雨也给咱们提了个醒,研学基地的设施一定要做好防雨、防滑措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苏晚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我会把安全注意事项加到研学课程的手册里,再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安全,比如上下课的接送、活动中的看护,还有夜间的巡查,確保每个孩子都能安全、开心地体验乡村生活。”
傻柱也凑过来说:“许东家,竹编体验区的工具我会再检查一遍,把锋利的地方包起来,再教孩子们正確的使用方法,保证不会让他们受伤。”
许朗看著他们认真的样子,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研学基地的筹备工作虽然繁琐,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做好。等研学基地建成后,会有更多的孩子来到清溪村,感受乡村的美好,了解荷文化,而清溪村也会因为这个项目,变得更加热闹、更加有活力。
雨停了,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来,洒下金色的阳光。荷塘里的荷叶上,水珠折射著阳光,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许朗站起身,走到院子里,望著远处的稻田和荷塘,嘴角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清溪村的明天,一定会像这雨后的阳光一样,充满希望和光明。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都在忙著清理雨后的淤泥,检查和完善研学基地的设施。春桃和杏把宣传册送到了县城的中小学和旅行社,苏晚也在网上发布了研学基地的信息,很快就收到了不少諮询。上海研学营的负责人还特意打来电话,详细了解了课程安排和住宿情况,对清溪村的准备工作非常满意。
这天下午,许朗正在农耕体验区指导村民整理农具,突然看到村口来了一辆大巴车,车身上印著“上海xx小学研学营”的字样。他连忙迎了上去,车门打开,下来一位穿著蓝色运动服的老师,身后跟著五十个背著书包的孩子,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著好奇和兴奋的笑容。
“您好,我是上海xx小学的李老师,”李老师伸出手,“我们是来参加研学营的。”
许朗连忙握住她的手:“李老师,欢迎你们!我是清溪荷韵合作社的许朗,早就盼著你们来了。”
孩子们看到荷塘里的荷,都兴奋地叫了起来:“哇,好多荷啊!”“好漂亮啊!”
李老师笑著说:“孩子们一路上都在念叨,想早点看到荷。这次真是麻烦你们了,给我们安排了这么丰富的课程。”
“不麻烦,”许朗说,“我已经安排好了住宿和晚餐,先带你们去民宿放行李,休息一会儿,晚上咱们还有荷塘观星活动呢!”
说著,许朗带著李老师和孩子们往民宿走,村民们看到孩子们,都热情地打招呼。晓梅还特意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竹编的小荷掛件,孩子们拿到掛件,都开心地戴在脖子上。
晚上,荷塘边点亮了灯笼,暖黄的灯光映在荷叶上,格外温馨。许朗和苏晚带著孩子们坐在荷塘边的草地上,抬头看著满天的繁星。苏晚给孩子们讲著星座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嘆。许朗看著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看著清溪村越来越好,看著更多的人爱上这片土地,爱上“清溪荷韵”。
接下来的一周,孩子们在清溪村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时光。他们跟著村民学种荷,亲手採摘荷叶;跟著傻柱学编竹编,做出了一个个可爱的竹编小动物;跟著晓梅学绣荷,虽然绣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跟著杏学做荷糕,品尝自己亲手做的美食;他们还在农耕体验区挖红薯、摘蔬菜,在荷塘边写生、拍照,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研学营结束那天,孩子们都捨不得离开。李老师握著许朗的手说:“许东家,这次研学活动太成功了,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乡村的美好。我们学校已经决定,把清溪村作为长期的研学基地,以后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
许朗笑著说:“欢迎你们常来!我们会不断完善研学课程,让孩子们每次来都有新的体验。”
看著大巴车渐渐远去,苏晚走到许朗身边,轻声说:“许朗哥,你看,咱们的研学基地成功了。”
许朗点点头,望著远处的荷塘,眼里满是期待:“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开发更多的项目,让『清溪荷韵』的品牌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溪村,知道咱们合作社的故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暉洒在荷塘上,荷叶和荷都被染成了金色。许朗和苏晚並肩站在荷塘边,感受著微风带来的荷香,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只要合作社的成员们团结一心,只要他们坚持初心,清溪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清溪荷韵”的故事也会继续书写下去,成为一段流传久远的乡村振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