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订单添新喜,市集筹新章(1/2)
清溪荷韵·第313章 订单添新喜,市集筹新章
夜色中的清溪村,荷灯隨波轻晃,將水面映得一片暖黄。许朗和苏晚刚走回民宿门口,就见林溪抱著手机从屋里跑出来,脸上的笑意比檐下的灯笼还亮:“许哥苏晚姐!直播间里好多人问咱们的蓝染方巾卖不卖,还有人想预定下周的体验课,我都记下来了!”她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留言,“还有个姐姐说,想带公司团建来这儿,问能不能定製专属的竹编伴手礼。”
苏晚接过手机翻看著,指尖划过那些带著期待的文字,忍不住笑:“林溪,你把这些需求分分类,团建定製的咱们明天跟周师傅商量,方巾售卖的事,正好跟王婶的新订单一起规划。”许朗也凑过来,指著一条留言说:“这个想要木艺定製梳子的,让他跟陈爷爷对接,陈爷爷手巧,说不定能做出带荷纹的款式。”
三人正说著,民宿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张婶端著一碟刚做好的荷走出来,块裹著晒乾的荷瓣,在灯光下泛著浅粉的光泽:“你们仨別站在风里聊了,快尝尝刚凉透的荷,甜不甜?”林溪抢先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张婶,您这手艺也太绝了!又香又甜,一点都不腻,我刚才在直播间提了一嘴,好多人问能不能买!”
张婶笑著摆摆手:“就是个家常小玩意,哪值得卖。要是大家喜欢,下次来体验课,我教大家做。”许朗却眼前一亮:“张婶,您可別小瞧这荷。现在大家都喜欢原生態的东西,您这用新鲜荷叶和本地冰做的,要是包装成伴手礼,肯定受欢迎。咱们正好借著王婶的订单热度,把村里的手作都整合起来,搞个『清溪荷韵』系列產品。”
苏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对!蓝染方巾、竹编荷篮、木艺小木勺,再加上张婶的荷和荷叶茶,凑成一套伴手礼。不管是游客自己带回去,还是企业团建定製,都很合適。”张婶听著,手里的盘子都差点端不稳:“真……真能行?我这老婆子做的,也能跟那些精细的手作放一起?”林溪连忙点头:“当然能!您这荷是清溪村独有的味道,別人想买都买不到呢!”
几人越聊越兴奋,直到月色渐浓才各自回屋。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许朗就带著整理好的產品规划,去了手作工坊。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唰唰”的声音——王婶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整理著染好的蓝染布,靛蓝色的布料在晨光下泛著柔和的光,上面印著的荷纹,像是刚从荷塘里摘下来的一样。
“王婶,您这么早就开始忙了?”许朗走过去,帮著把布掛在竹竿上。王婶擦了擦额角的汗,笑著说:“昨天接到代理商的订单,心里踏实不下,想著早点把布整理好,今天就能开始印新的荷纹了。对了,你跟小晚商量得怎么样?五百米布,咱们能按时交吗?”
“肯定能!”许朗把產品规划递给她,“王婶,您看,我们想把您的蓝染布,跟周师傅的竹编、陈爷爷的木艺,还有张婶的荷凑成伴手礼。到时候您这蓝染布不仅能按米卖,还能做成小方巾、收纳袋,销量肯定能再涨一截。”王婶接过纸,凑到晨光下仔细看,手指轻轻摸著纸上的荷图案:“这……这可太好了!我做梦都没想到,咱们这老蓝染,还能有这么多新样。”
两人正说著,周师傅扛著一捆新削好的竹条走了进来,竹条上还带著新鲜的竹香。“许朗,你来得正好!”周师傅把竹条放在地上,“昨天有游客问能不能编大点的竹编筐,装东西用。我想著,咱们可以编点带荷纹的收纳筐,既实用又好看。”许朗眼睛一亮:“周师傅,您这想法跟我们不谋而合!我们正想搞伴手礼,您这竹编收纳筐,正好能当礼盒的外包装。”
他把规划又给周师傅讲了一遍,周师傅听得连连点头,手里的竹条都忍不住转了起来:“好!好!这样一来,咱们的竹编也能走出清溪村了。我这就去跟村里的老伙计说,让他们也来帮忙,多编点不同款式的竹编,除了收纳筐,再编点小竹篮、竹编书籤,让大家有更多选择。”
不一会儿,陈爷爷也拄著拐杖来了,手里还拿著一个刚打磨好的木艺书籤,上面刻著一朵小小的荷,纹路细腻得能看清瓣的脉络。“许朗,你看看这个。”陈爷爷把书籤递给他,“昨天有个小姑娘说,想要个能夹在书里的手作,我就琢磨著做了这个。要是咱们搞伴手礼,加个小木书籤,也显得精致。”
许朗接过书籤,指尖划过光滑的木面,心里满是感动:“陈爷爷,您这手艺太厉害了!有了您的木书籤,咱们的伴手礼就更完整了。对了,昨天有游客想定製木艺梳子,您看咱们能接吗?”陈爷爷笑著点头:“怎么不能?只要他们说想要什么图案,我都能刻。要是订单多,我再叫上村里几个会木工的小伙子,一起帮忙。”
张婶也提著一篮刚做好的荷赶来了,还带来了用荷叶包装的试吃装:“许朗,我把荷装成小包装了,你们看看怎么样?用新鲜荷叶包著,又好看又能保鲜。”许朗拿起一个试吃装,打开荷叶,一股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他尝了一口,甜而不腻,还带著淡淡的荷香:“张婶,您这包装太有心意了!就按这个来,咱们把荷也放进伴手礼里。”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討论著伴手礼的细节——王婶负责设计蓝染包装布,周师傅编竹编礼盒,陈爷爷做木艺书籤和梳子,张婶准备荷和荷叶茶,林溪则负责线上宣传和订单对接。许朗把每个人的任务都记下来,最后说:“咱们先做五十套样品,下周体验课的时候让游客试看,要是反响好,咱们就大批量生產。另外,苏晚昨天跟市里的文创店谈了合作,下周咱们把样品送过去,要是能成,咱们的產品就能进市里的店了。”
话音刚落,苏晚就拿著手机走了进来,脸上带著喜色:“许朗,好消息!市里的文创店老板说,下周想亲自来清溪村考察,看看咱们的手作工坊,还想体验一下咱们的手作课。要是考察没问题,他们不仅会卖咱们的伴手礼,还想跟咱们长期合作,定期更新產品。”
“真的?那太好了!”王婶激动得站起来,手里的蓝染布都差点掉在地上,“那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让老板看看咱们清溪村的手艺!”周师傅也跟著说:“我今天就把竹编工坊收拾乾净,再编几个最精致的荷篮,让老板看看咱们的实力。”陈爷爷则摸了摸鬍子:“我把昨天做的木艺书籤和小木勺都整理好,再做个木艺摆件,让老板知道咱们老手艺也能做出新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