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竹影染香解急难,童声匠语启新篇(2/2)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叫朵朵,拿起刻刀却不敢下刀,眼圈红红的。陈爷爷蹲在她身边,笑著说:“朵朵別怕,爷爷握著你的手刻好不好?”他握著朵朵的小手,慢慢在木片上划出第一道纹路:“你看,这不就刻出来了?”朵朵跟著用力,看著瓣的轮廓慢慢显现,脸上露出了笑:“爷爷,我会刻了!”
扎染区里,王婶给每个孩子发了块白布和几根彩色皮筋:“大家把布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皮筋扎紧,扎得越紧,染出来的纹越好看。”一个叫小宇的男孩把布折成了小飞机的形状,王婶笑著说:“小宇真有创意,染出来肯定像蓝天上的飞机。”
竹编区里,周师傅教孩子们编小竹鱼。他把粗竹条截成短节,方便孩子们拿握:“先把竹条折成鱼身子,再用细竹丝编鱼鳞,像给小鱼穿衣服一样。”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编错了鱼鳞,急得要哭,周师傅连忙说:“没关係,咱们把错的地方拆开,重新编,小鱼会更漂亮的。”
等到孩子们拿著自己的手作作品合影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沾著染料或木屑,却笑得格外灿烂。朵朵举著刻好的木荷:“我要把这个送给妈妈,告诉她这是我跟陈爷爷学的!”小宇拿著蓝染小飞机:“我要把这个掛在书包上,让同学都知道清溪村的手作!”
李老师看著孩子们的作品,感动地说:“许先生,苏小姐,太谢谢你们了!孩子们今天不仅学到了手作,还懂得了耐心和坚持,这比什么都重要。”许朗笑著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让孩子们喜欢老手艺,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傍晚时分,一辆印著“江南文创”字样的汽车停在了村口。下来两个穿西装的男人,手里提著公文包,径直往体验馆走。“请问是许朗先生吗?”领头的男人递过名片,“我是江南文创的张总监,专门来考察你们的手作,想跟你们谈长期合作。”
许朗连忙把他们请进茶棚,张婶端来荷叶茶和荷。张总监喝了口茶,赞道:“这荷叶茶真香!比我在其他地方喝的都清爽。”他拿起一块荷,剥开荷叶包装:“你们的手作很有特色,荷元素用得很到位,我们想把你们的竹编、蓝染、木艺放进我们的文创连锁店,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销售,你们看有没有兴趣?”
许朗和苏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苏晚拿出產品手册:“张总监,这是我们的產品介绍,有竹编、蓝染、木艺三大类,还可以根据你们的需求定製。”张总监翻著手册,指著竹编屏风说:“这个屏风我们很感兴趣,想放在连锁店的橱窗里做展示,再定製一批小掛件放在店里卖。”
周师傅刚好过来,听到这话连忙说:“屏风我们可以按尺寸定製,小掛件也能保证质量,都是手工编的,每一个都不一样。”张总监点点头:“我相信你们的手艺,明天我让团队来跟你们对接细节,爭取儘快签订合同。”
送走张总监,大家聚在荷塘边的石桌上,分享著今天的趣事。周师傅说:“老竹林的竹晾三天就能用,月底肯定能按时交美术馆的订单。”王婶笑著说:“今天染的布没,明天就能印图案,一点不耽误。”陈爷爷则拿出朵朵刻的小木荷:“这孩子有天赋,下次上课我教她刻小蜻蜓。”
许朗看著大家,拿出一张图纸:“咱们接下来还有个计划,下个月在村里办一场『清溪荷韵手作市集』,邀请周边的手作艺人来参展,再设置体验区,让游客能亲手做手作,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王阿婆笑著说:“我到时候做些荷叶包饭和荷粥,摆在市集上卖,让大家尝尝咱们清溪村的味道。”小敏说:“我负责线上宣传,提前在直播间预告,吸引更多游客来。”阿杰则说:“我去搭市集的摊位,用竹编搭,跟咱们的手作配。”
夜幕降临,荷塘里的荷灯亮了起来,映著每个人的笑脸。周师傅坐在竹编棚下,手里拿著一根老竹林的竹条,轻轻摩挲著;王婶把今天染好的白布收进工坊,明天就能印上好看的荷塘图案;陈爷爷则把孩子们刻的木艺作品摆在一起,像看宝贝一样看著。
许朗和苏晚走在回民宿的路上,晚风带著荷香吹过来。“你说,下个月的手作市集会不会很热闹?”苏晚轻声问。许朗握著她的手,笑著说:“肯定会!咱们有这么好的手作,这么团结的村民,还有这么多喜欢咱们的人,市集一定会成功。”
苏晚点点头,抬头看著天上的星星,眼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清溪村的手作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这篇章里,有老匠人的坚守,有年轻人的传承,有孩子们的欢笑,还有荷香里的温暖与希望。而这一切,都会像荷塘里的荷一样,年復一年,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香飘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