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景区创A谋升级 业態创新破淡局(2/2)
“没想到一部小短剧这么管用!”陈阳拿著后台数据衝进村委会,“昨天的电商订单里,有三成备註『看短剧来的』,竹编荷掛件卖断货了,周师傅他们正连夜赶工呢。”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解书荒,1?1??????.???超实用 】
许朗笑著点头,又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县文旅局发来的『非遗进商场』活动邀请,下个月在市区的万象城办展演,让咱们带竹编、荷染项目去现场展示。这是宣传咱们品牌的好机会,还能对接商场的文创专柜,拓展销售渠道。”
苏晚立刻报名:“我带荷染工坊的人去做现场扎染演示,再准备些迷你荷染手帕当伴手礼。周师傅可以现场表演竹编快技,编些小掛件送给观眾,肯定能吸引人气。”周师傅搓著手笑道:“没问题!我再教阿明编几个商场装饰用的大竹编画,把清溪村的荷塘美景搬进商场。”
展演当天,万象城的非遗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周师傅的竹编摊位前,观眾看著他一分钟编出一朵竹荷,纷纷拍手叫好;王婶带著姐妹们演示荷染,白色的方巾在染缸里搅动几下,就晕出淡淡的青蓝,孩子们踮著脚爭抢刚染好的手帕。商场负责人找到许朗,当场签订了文创专柜合作协议:“你们的產品太有特色了,下个月就能进驻我们的文创区,春节前肯定能大卖。”
就在大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一场冷空气突袭,荷塘结了薄冰,游客量再次下滑。苏晚看著冷清的体验区,有些发愁:“冬天太冷,户外项目没法搞,室內体验又吸引不了太多人,这淡季可怎么熬?”
许朗想起淳安县用“冬围炉”等项目激活淡季市场的做法 ,又结合抖音上看到的“情绪价值营造”思路,心里有了主意:“咱们搞『清溪暖冬季』,主打『慢生活疗愈』,把室內体验做深做精。竹编作坊改造成『竹韵茶舍』,游客可以编竹器、品荷香茶;荷染工坊推出『暖冬扎染』,用温水染色,再提供烘乾服务;接待中心的閒置空间改造成『围炉议事厅』,摆上炭火盆,提供烤红薯、煮莲子,让游客能坐下来聊天休息。”
他转头对陈阳说:“精准定位客群,重点推『都市疗愈周末游』,针对30岁左右的上班族,包含民宿住宿、非遗体验、围炉夜话,再送一份荷香伴手礼。用新媒体矩阵宣传,突出『逃离喧囂、温暖治癒』的卖点。”
陈阳立刻对接民宿和摄影团队,拍摄了一组“清溪暖冬”宣传图:竹韵茶舍里,阳光透过竹窗洒在茶具上,游客捧著刚编好的竹杯垫微笑;围炉议事厅中,炭火盆上的红薯冒著热气,莲子茶的香气仿佛溢出屏幕。这些图片在小红书、抖音发布后,很快登上本地旅游热搜,预约电话接连不断。
“清溪暖冬季”推出的第一个周末,村里就迎来了五十多位“疗愈游客”。竹韵茶舍里,周师傅教大家编竹製茶杯套,伴著荷香茶的清香,游客们慢慢悠悠地编织,没人催著赶进度;围炉议事厅中,几位上班族围著炭火盆烤红薯,聊著工作的烦恼,村民们坐在旁边听著,偶尔插几句家常,气氛格外温馨。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在留言本上写道:“在清溪村的两天,没有闹钟,没有会议,编编竹器,喝喝茶,感觉整个人都放鬆了。这里的冬天,比想像中更温暖。”
这天下午,县文旅局王科长带著几位专家来考察,正好赶上“围炉夜话”。看著游客和村民其乐融融的场景,王科长讚不绝口:“你们这淡季运营做得太有特色了,既利用了现有资源,又抓住了游客的情绪需求,值得在全县推广。”他拿出一份文件,“对了,你们的3a景区申报材料通过初审了,下个月进行现场评审,好好准备。”
消息传来,村民们更有干劲了。阿明给竹韵茶舍加了竹编灯笼,晚上点亮后暖黄的光格外温馨;李大嫂研究出了“烤莲子糕”,外酥里嫩,成了围炉必备;王婶给荷染作品加了保暖包装,方便游客带走。
现场评审那天,专家们沿著荷塘边的生態步道漫步,看著竹製標识牌上的导览信息,听著智能导览屏里的讲解,频频点头。在竹韵茶舍,专家们亲手编了竹杯垫,品尝了荷香茶;在围炉议事厅,烤红薯的香气让大家讚不绝口。评审组组长说:“清溪村的创a不是简单的硬体升级,而是把文化、体验、服务融在了一起,有温度、有特色,完全符合3a景区標准。”
一周后,清溪村正式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那天,村里热闹非凡,县领导亲自授牌,媒体记者围著许朗採访。“清溪村的成功,在於始终坚持『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径』,既保住了乡村的根,又走出了创新的路。”许朗举著牌匾,看著围观的村民,眼里满是笑意。
揭牌仪式结束后,上海那家合作企业的代表找上门来,手里拿著一份新的合作协议:“我们公司想和你们深度合作,把『清溪荷韵』的竹编、荷染產品纳入企业文创体系,还要组织员工来这里搞『非遗团建』。”
许朗接过协议,和对方握手:“欢迎!我们不仅能提供团建服务,还能根据你们的需求定製文创產品,用ai技术把企业理念融入竹编、荷染作品中。”
夕阳西下,暖冬的阳光洒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牌匾上,折射出金色的光芒。竹韵茶舍里,周师傅还在教游客编竹器;荷染工坊中,王婶正晾晒著新染的布料;围炉议事厅內,炭火盆依旧温暖,莲子茶的香气飘向远方。
苏晚拿著刚接到的订单,笑著跑向许朗:“许书记,春节的『非遗年货节』订单来了,有五百份竹编年货礼盒,三百份荷香酥,还有二十个团建团队预约!”
许朗望著村里的裊裊炊烟,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朵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荷”,必將在春夏秋冬的轮迴中,绽放出更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