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交流盛会聚宾朋 非遗新程启华章(2/2)
苏晚和马可则在荷染工坊里,继续完善环保手袋的设计。马可拿著一块荷染面料,在设计图上比划著名:“我觉得可以把面料裁成不规则的形状,这样更有设计感。”苏晚点点头,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裁著面料:“荷染面料比较厚,裁的时候得慢一点,不然容易裁歪。”两人一边討论,一边动手製作样品,不一会儿,一个简单的手袋雏形就出来了。
中午,大家在荷塘边的空地上吃农家饭。李大嫂端上了荷香酥、莲子燉鸡、荷叶粥,还有她做的荷蛋糕。马可尝了一口荷香酥,眼睛一亮:“太好吃了!这个酥皮很脆,里面的荷馅也不腻。”汉森则喜欢喝荷叶粥,一碗接一碗地喝:“这个粥很清爽,夏天喝正好。”
下午,陈雨带著巴黎体验中心的店员们,在交流节上做直播。她拿著手机,对著舞台上的表演,向网友们介绍:“大家看,这是清溪村的荷染技艺,每一块布料都是手艺人精心染制的,独一无二。现在我们的直播间里有优惠活动,下单购买荷染產品,还能赠送一个竹编小掛件。”直播间里的网友们热情很高,订单不断地跳出来,陈雨和店员们忙得不亦乐乎。
傍晚的时候,交流节迎来了高潮——非遗產品拍卖会。拍卖的產品有周师傅编的竹编篮子,王婶染的荷染长裙,还有林晓设计的竹编手机支架。第一个拍卖的是周师傅的竹编篮子,起拍价五百元,很快就被一个来自北京的收藏家以两千元的价格拍走。“这个竹编篮子编得太精致了,我要把它放在家里当装饰品。”收藏家说。
最后一个拍卖的是王婶染的荷染长裙,起拍价一千元。台下的马可举了牌:“我出三千元!”接著,一个来自上海的女士举牌:“我出五千元!”马可犹豫了一下,又举牌:“我出八千元!”台下一片惊呼,最终,马可以八千元的价格拍走了这条荷染长裙。“我要把这条裙子带回米兰,放在我的设计工作室里,它会给我更多的设计灵感。”马可激动地说。
拍卖会结束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荷塘里亮起了荷灯,一盏盏荷灯在水面上漂浮著,像一颗颗星星。大家坐在荷塘边,吃著莲子慕斯,喝著莲子茶,聊著今天的交流节。马可看著荷塘里的荷灯,对苏晚说:“这次来清溪村,我收穫太多了。不仅看到了精湛的非遗技艺,还感受到了这里的热情和温暖。我相信,咱们合作的环保手袋,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汉森也点点头:“我要把这次交流节的照片和视频带回慕尼黑,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溪村,知道中国的非遗。以后,我会加大和清溪村的合作,把更多的非遗產品带到欧洲市场。”
苏晚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这次国际非遗交流节只是一个开始,清溪的非遗之路还很长。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清溪的竹编和荷染,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会有更多的非遗產品走向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马可和汉森在清溪村又待了一段时间。马可和周师傅、王婶一起完善了环保手袋的设计,確定了竹编手柄的纹和荷染面料的顏色;汉森则和许朗签订了新的供货合同,增加了竹编宠物窝和荷染围巾的订单。
离开的那天,村里的人都来送行。马可手里拿著周师傅送给他的竹编小篮子,里面装著王婶染的小手帕:“我一定会儘快把环保手袋的样品做出来,到时候再带回来给大家看。”汉森则抱著李大嫂做的荷香酥:“谢谢大家的热情招待,我会想念清溪村的荷和美食的。”
车子慢慢驶离清溪村,马可和汉森从车窗里探出头,向大家挥手告別。苏晚站在村口,看著车子渐渐远去,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清溪的非遗,就像荷塘里的荷,会在更多的地方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回到村里,苏晚和许朗开始总结这次交流节的成果。交流节期间,共接待游客两万多人,非遗產品销售额突破了一百万元,还签订了多个合作订单。“咱们得趁热打铁,”许朗说,“把这次交流节的视频和照片整理好,发到各个平台上,进一步扩大清溪非遗的影响力。另外,非遗培训学院要多招些学员,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
苏晚点点头,拿出笔记本,记下接下来的计划:“我要和陈雨一起,把海外帐號做得更好,多发布一些非遗製作的视频,吸引更多的国外顾客。还要和马可保持联繫,儘快推进环保手袋的生產,爭取下个月就能在欧洲市场上市。”
林晓也跑过来,兴奋地说:“苏姐,交流节结束后,海外帐號又涨了十万粉,好多国外的网友都问怎么报名咱们的非遗培训学院。还有几个国外的学校,想和咱们合作,开展非遗交流课程。”
苏晚听了,心里更有底气了。她抬头看向荷塘,夕阳下的荷塘格外美丽,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清溪的非遗新征程喝彩。她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清溪的非遗一定会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走向更远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清溪村继续在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非遗培训学院迎来了新一批学员,其中还有几个来自国外的留学生;环保手袋的样品顺利製作完成,马可带著样品在米兰的设计展上展出,受到了广泛好评;汉森的慕尼黑专卖店也增加了清溪非遗產品的种类,销售额不断攀升。
清溪村的故事,就像荷塘里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隱藏在江南水乡的小村庄,知道了这里精湛的竹编和荷染技艺,知道了一群为非遗传承默默努力的人们。而清溪村的人们,也会继续坚守初心,用自己的双手,编织著非遗的未来,书写著属於清溪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