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技术挑战与秦风的「破局」(1/1)
王工的暗流涌动,很快便化为了一场针对秦风**“技术攻关小组”**的实质性挑战。几天后,一纸来自厂技术部门的正式函件,赫然摆在了秦风的办公桌上。函件中列举了一项长期困扰轧钢厂的生產难题——**高精度轴承的磨损问题**。这份函件以“技术协作”的名义,要求秦风的攻关小组在一个月內,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並承诺在实际生產中进行验证。
秦风拿起函件,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知道,这正是王工等人给他设下的圈套。高精度轴承的磨损,是轧钢厂的老大难问题,牵扯到材料、工艺、润滑等多个环节,复杂程度极高,连厂里资深的技术专家组都未能彻底解决。王工此举,无异於给秦风出了一个“死局”。
秦风召集了他的**“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开会。成员们都是秦风精挑细选的年轻人,他们有技术热情,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当他们看到函件上的內容时,脸色都变得有些凝重。
“组长,这……这高精度轴承的磨损问题,咱们厂里攻关了多少年都没彻底解决。王工他们这是故意给我们出难题啊!”小李,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眉头紧锁,语气中带著一丝担忧。
“是啊组长,听说上次老专家组也束手无策,最后只能採取延长维护周期、增加备件库存的笨办法。”另一个成员小张补充道,他**不安地搓了搓手,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打著,发出细微的“嗒嗒”声,那份紧张感,在会议室里悄然蔓延。**
秦风扫视了一圈眾人,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一丝对未知的恐惧。但他没有责怪,反而轻轻地笑了笑,那笑容带著一份安抚人心的力量。
“大家说的没错,这確实是个难题。但也正因为是难题,才更能体现我们攻关小组的价值。”秦风语气平静而有力,带著一种令人信服的自信,“各位,你们要相信我,更要相信你们自己的能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个项目,王工他们是想看我们笑话。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要用实力,狠狠地打他们的脸,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
秦风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组员们的心中。他们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那份对秦风的信任,让他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接下来的日子,秦风带领著他的**“技术攻关小组”**,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精度轴承磨损问题的研究中。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头扎进厂里的档案室,去翻阅那些老旧的资料。而是利用**“作坊空间”**的强大功能,对轴承的材料微观结构、运转力学、润滑油成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模擬和分析。
在**“作坊空间”**里,秦风可以无限次地模擬各种工况,测试不同的材料配方和润滑方案。他仿佛拥有了一个超前的实验室,在別人还在纸上推演时,他已经完成了无数次的实验。
他发现,厂里目前使用的轴承材料存在微观晶格缺陷,在长时间高强度运转下,容易產生疲劳裂纹;而润滑油的黏度在高温下稳定性不足,无法形成持久的油膜,导致金属直接摩擦。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技术盲区。
秦风根据**“作坊空间”**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创新的解决方案:
1. **新型合金材料的引入:** 建议在现有轴承钢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稀有金属元素,优化晶格结构,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
2. **改进润滑油配方:** 研发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使其在高温高压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黏度和油膜强度。
3. **优化轴承装配工艺:** 提出一套更为精密的装配流程和校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期磨损。
当秦风將这份详细的技术方案提交给厂技术部门时,王工等人看到方案中的內容,都感到震惊。他们不敢相信,秦风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內,提出如此前瞻且具备可行性的方案,而且每一点都直指问题的核心。
王工拿著方案,**他的手指在纸张上颤抖著划过,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恐惧。他甚至將眼镜摘了下来,用力地擦拭著,仿佛想看清楚上面每一个字,但那些字句却像一把把尖刀,刺入他的自尊心。**他清楚,这份方案绝非普通人能够提出,里面涉及的技术知识,甚至超越了厂里所有资深工程师的认知范畴。
然而,王工绝不会轻易认输。他召集了几个老工程师,对秦风的方案进行“挑刺”。他们试图从理论上驳斥秦风,但秦风在**“作坊空间”**中经过无数次模擬和验证的理论,却让他们无从下手。每一个问题,秦风都能给出详细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支撑,让他们哑口无言。
最终,在陈建国厂长的力排眾议下,秦风的方案被批准进行试生產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