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都很值(1/2)
第211章 都很值
“我们今天就签合同吧,条件我还可以再让步,股份也可以多给你一点,让你绝对控股也没有问题。”
李渡笑著说:“你这么好说话,恐怕还有其他条件吧?”
赵红绸挠了挠头,有些尷尬道:“改编这部作品的编剧水平很高,但是我觉得我还能写的更好,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也写一个,我保证如果写出来了,你不满意,绝对不会纠缠。”
赵红绸生怕李渡拒绝,又补充道:“之前的本子的女主是专门为那位女士写的吧,我也可以为她量身定製角色,而且我有丰富的扬长避短的经验,一定能够写出完美发挥那位女士特质的角色的。”
看到这个明明已经功成名就,颇有社会地位的大老板、大导演、大编剧像个小孩子一样,李渡笑了。
“条件就按照之前谈好的来吧,至於改编剧本,肯定是以你为优先。毕竟合作成功了,你不还是咱们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吗,同时你又是咱们的首席大导演、编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赵红绸大喜过望:“走,签合同。”
签完合同之后,李渡才知道,原来赵红绸要出卖股份的原因是刚刚筹拍的这部作品,他以公司的股份作为担保,借了一大笔钱。
结果因为拍摄时出了点意外,拍摄进度拉长了,本来应该今年上映的剧,现在才拍摄完成,后面还有送审等一大堆事情。
按照当前的进度,上映至少到明年了。
可是他的贷款马上就到期了,如果还不上,公司股份就全部变成別人的了,这样算下来更不划算。
而且马上的宣发也是需要一大笔钱,之前他们就是吃了宣发的亏,这部作品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不想再白白让明珠蒙尘了。
所以他当时和渡真创投谈的合同才分了两部分,转让一部分股份,让他去还贷款;一部分是直接注资,稀释公司的股份,用以作为公司马上上映的作品的宣发费用。
李渡最终了两亿三千万,持有了这家小眾影视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李渡觉得很值,赵红绸也觉得很值。
只不过两个人对值的评价標准不一样。
美丽国,华尔街晦影资本的全球总部的最顶层,一个政治精英派头的中年人推开了晦影资本的董事长办公室。
“杰克,virtuaireality那个神秘的投资者的身份查到了,是一个华夏人。”
“华夏人?可以想办法把他拉拢过来吗?只要有了他那点股份,我们就能完成对这家公司的实控,也就能放开压盘,让他的股价增长了。”
“恐怕不行,你还记得半年前你们派去华夏,想要垄断华夏的造价市场的安德森被华夏警方逮捕的事儿吗?”
“当然记得,安德森这个傢伙失手之后,还拜託你通过官方渠道给华夏施压来营救他,可惜最终也没有奏效,安德森可是一个难得华夏通。”
“把安德森送进去的人就是他,根据情报分析结果,此人对我美丽国拥有极大的敌意,所以合作的事儿你不要想了。”
“乔治,你这次专程过来给我说这么多,不会只是来传递坏消息的吧?”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中年人自得一笑:“这次的调查还有意外收穫,这个华夏人对华夏的军工產业也有巨大的影响,华夏最先进的机器人產业似乎也有他参与其中。”
董事长乔治皱了皱眉头:“这和我有什么关係?你知道我只是个商人,我从不参与国际政治。而且我和那群发战爭財的盎撒人向来没有交情。”
“但是这个华夏人身上有我们两方各自都需要的东西。”
“你是说?”
正式成为优映文化董事长后,李渡並没有在公司內部做什么大的变革,仍然让赵红绸负责公司內部的事务,只是和赵红绸约定了新剧本的交稿时间。
一个月后恰好是鹿漫的生日,到时候把剧本和公司一起送给她,作为她的生日礼物。
渡真创投的项目经理建议李渡对公司內部的人员做一个调整,不然以后鹿漫执掌公司,没有经验可能不太容易控制。
李渡笑了笑拒绝了,只要有他在,就不怕鹿漫管不了公司。
而且以鹿漫的性格,估计只要能让她演上戏,其他事情她估计都懒得管。
不然她也不会拋下上千万粉丝的网红身份,跑去演短剧。
又累、又苦不说,赚的也比做网红少太多了。
解决了这些事情后,李渡又把注意力放到同舟软体上来。
整个华东市场已经被蔡成功整合的差不多了,按照最新的估计,这一片市场估计为公司的贡献的年產值至少50亿,差不多是西北区域的四倍还多。
经此一役培养的销售经理已经散到各地的分公司了。
剩下其他区域,除了华北的智砼软体外,其余的市场都比较零散,没有什么大型的软体企业,有的地方甚至一个市可能都会有一个不同產品。
之前的几家巨头因为不想费精力一个个去突破这些地域保护,也没有费太多的资源去专攻这些地区。
但是同舟软体因为有商务部的政策,在和本土势力的对抗中就没有多少劣势了,再加上远超那些草台班子的產品力,按照李渡的估计,虽然谈不上传而定,但是只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逐步占领市场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有华北市场,为了说服智砼软体的董事长钱锋合作,李渡答应了他一年內不会在华北开拓客户,所以没有在那里开办分公司。
为了鼓舞士气,李渡在刘波的建议下,李渡计划半个月把全国新成立的分公司都巡视了一遍。
李渡之所以答应费这么大的精力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跑,除了像刘波说的鼓舞大家的士气外,同时也是想实地调研一下,公司的对员工的各项保障政策有没有落实下去。
像这种新开的分公司,负责人为了完成集团指定的目標,很容易拿手下的员工不当人,为了完成自己的考核目標,无视其他人的权益,疯狂压榨手底下的员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