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两边的想法(1/2)
第90章 两边的想法
萨格勒布城內,卡尔大公带著不到两万奥地利军队正在坚守这座城市。
一路被奥斯曼军队撵著从贝尔格勒追到这里,卡尔大公的心情是相当鬱闷的。
最让卡尔大公鬱闷的,不是说他打不过奥斯曼人。
而是他在一边坚守一边等待援军的时候,他的皇帝兄长弗朗茨二世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想要亲征了。
天哪,自己这位兄长弗朗茨二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一个不错的兄长,但怎么也算不上一个好將领。
这样亲自来前线,岂不是意味著隨时都有將奥地利帝国一波送没的风险吗。
歷史上,这种类似的莽夫情况,可不止一次发生了。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事件,莫过於当年十字军统领,身居波兰国王和匈牙利国王的瓦迪斯拉夫三世,在瓦尔纳战役中明明要贏的情况下,选择了莽一波,结果不仅导致自己战败身死,还从此极大程度的改变了歷史格局。
更別说,这次弗朗茨二世不仅自己来了,还带著皇储费迪南来了,这是生怕奥斯曼人不能把皇帝和继承人一锅端是吧。
得知消息的卡尔大公,可是一连写了好几封信试图劝阻弗朗茨二世,可惜收效甚微。
因此,当听见弗朗茨二世带著援军来了时候,卡尔大公不是和一般奥地利军官那样兴奋,而是感到了巨大的无奈、压力。
这一仗,要是输了,岂不是都要玩完吗?
不过,相比卡尔大公的担忧和压力,奥斯曼帝国那边压力也不小。
皇帝都亲自带著军队来前线了,足以证明奥地利对於这场大战的重视,考虑到奥斯曼面对另外两个国家的战场显然基本都处於劣势,奥斯曼显然更加输不起。
奥斯曼帝国之所以选择找奥地利当突破口,原因不就是奥斯曼人认为和奥地利人没有太大的仇恨,可以先逼迫奥地利和谈吗?
但弗朗茨二世这种举动,已经准確无误的向奥斯曼帝国传达出了一个態度,那就是奥地利方面是很认真的在打,绝不可能拋弃盟友,和奥斯曼帝国单独和谈的。
这下子,难题就丟给了奥斯曼。
既然不可能短时间內让奥地利人坐上谈判桌,那是否还有必要对奥地利方面採取攻势,以至於放弃另外两个战场呢?
“奥地利这不是给机会,只要抓住他们的皇帝和皇储,还怕奥地利不投降吗?”
萨格勒布的奥斯曼军营中,有將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他的话语,得到了不少奥斯曼帝国將领的赞同和附和。
“是呀,他们的皇帝和皇储都在这里,一战击败奥地利人,打进维也纳,岂不是美滋滋。
甚至,我们还能让奥地利人割地赔款,弥补我们的损失。”
“是啊,上一次打到维也纳都是什么时候了,这一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打到维也纳的机会。
敌人主力尽在这里,打掉敌人主力,那可就拿下了维也纳,这可是多少先祖都没做到的事情,难道大家都不动吗?”
一时间,眾人更加激动了。
但在这种时候,也不是没有人能保持冷静。
很快,就有人站出来泼冷水了。
“谁能保证这一仗我们一定就能贏,之前能获胜,我们凭藉的可是人数优势,但现在,敌人守军和援军的数量加起来已经和我们差不多了,难道还能贏得这么轻鬆吗?“
“就是,就算这仗贏了,如果没能抓住敌人的皇帝和皇储,让他们逃走了,难道敌人就会乖乖投降,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吗?
还打进维也纳呢,別做梦了好吗!“
66
,'
听著手下將领们七嘴八舌的討论,阿莱姆达尔揉了揉眉心,一时间也很难做出决断。
作为奥斯曼塞利姆三世苏丹的亲信,他很清楚伊斯坦堡方面的想法。
三国同盟实在是太强了,三个欧洲大国,单独抡出哪一个,都能和奥斯曼帝国不相上下,这三家一起打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获胜的。
除非,苏莱曼大帝重生。
所以,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三世和群臣,早就有了预期,那就是这次的战爭,奥斯曼帝国能以最小代价,最少损失体面的退出战爭,就已经是贏了。
而关乎著奥斯曼帝国能不能体面和谈,其实就是和奥地利方面的战况。
非洲奥斯曼帝国本就是羈縻统治,那边根本不能给奥斯曼帝国带来多少收益,因此无论西班牙想要在非洲获取多少土地,扩张多少势力范围,对於奥斯曼帝国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加上西班牙和奥斯曼帝国分处地中海的两端,双方之间以往可没什么深仇大恨,用利益交换,很容易和西班牙重新回到和平状態。
相比之下,奥地利和俄国就复杂多了,此前奥斯曼帝国和两国国家都发生过不少的战爭。
但最难应付的,无疑是俄国,毕竟双方这些年可以说是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仇恨已经刻骨铭心了,不是三两句话或者一代人时间就能化解的。
而奥地利帝国呢,双方之间其实关係早已恢復正常了,如果不是三国同盟的缘故,或许都不会再起战端了。
要知道开战之前,奥斯曼帝国某些反对派藉机在边境生事儿,妄图让奥地利和奥斯曼发生战爭,奥斯曼这边可是塞利姆三世下令,铁血將那些反对派砍了,当做礼物送给奥地利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卡尔大公能在边境出了问题之后,能顺利返回参加皇储费迪南婚礼的原因。
正是想著这点,塞利姆三世和阿莱姆达尔才会认为,这一次三国同盟发动的战爭,能快速逼和奥地利的原因。
把非洲丟给西班牙,逼迫奥地利让步,这样奥斯曼帝国就能集中力量全心全意的对付俄国人了。
在奥斯曼人的眼里,这三国同盟建立之后,就找奥斯曼帝国动手,显然是俄国人的主意。
说不定,就是他们那个年轻沙皇的想法。
毕竟俄国沙皇总是靠著对外战爭树立威信,已经算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了。
奥斯曼人这確实有点误会亚歷山大一世了,但不是当事人,谁又能猜得出三国同盟对奥斯曼帝国的战爭,其实是西班牙一手主导策划呢。
別说俄国的死敌奥斯曼帝国这么认为了,就连其他欧洲大陆的国家,例如英法等国,也都认为是俄国方面挑唆出兵的。
没办法,谁让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仇恨都快成为刻板印象呢。
阿莱姆达尔被吵得心烦,挥了挥手,示意眾人下去,他独自思考一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