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朔风礪星火(2/2)
秦淮茹立刻调出触发电路的参数设计图,结合现场记录的干扰波形,快速计算分析:“王工说得对。干扰脉衝的幅度和宽度都超出了我们之前的经验值。我们的触发脉衝宽度裕量不够,在强干扰下容易被『淹没』或『顶替』。”
“必须加宽触发脉衝宽度!提高触发能量!”王守仁斩钉截铁,“但脉衝宽了,可控硅关断时的反向恢復时间压力就大了,可能引起关断失败,甚至烧管子!这是个矛盾!”
难题摆在了面前。环境参数的差异,让北京成功的“標准答案”在这里出现了水土不服。需要现场决策,现场调整!
路白沉吟片刻,目光如炬:“安全第一!可靠性是底线!脉衝宽度必须加宽,確保在最强干扰下也能可靠触发!关断风险,靠优化散热和加强rc吸收回路来对冲!秦科长,你立刻重新计算脉衝宽度下限和rc吸收参数!王工,准备相应的电阻电容备件!傻柱,检查所有散热器安装和风道,確保万无一失!我们连夜改!”
没有犹豫,没有抱怨。工作组的灯再次亮到深夜。秦淮茹在摇曳的灯光下飞快地演算,王守仁带著人拆装电路板更换元件,傻柱在寒冷的室外加固著散热片。包钢的年轻电工们也自发留下帮忙,递工具,打手电。路白坐镇中央,协调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次日清晨,寒风依旧刺骨。**
铸造车间1號加热炉旁,围满了人。包钢的吴主任、技术员、操作老师傅,以及北京工作组全体成员。气氛比北京那次更加凝重。这里的环境更恶劣,改动是临时的,风险未知。
秦淮茹深吸一口气,稳定住微微颤抖的手指,按照优化后的新参数,设定了目標温度。王守仁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遍线路和开关位置。
“启动闭环控制!”路白的声音在巨大的空间里响起。
电源接通。新控制柜指示灯亮起。炉口那原本狂野不羈的火焰,在短暂的迟疑后,**再次开始了那种神奇的、有节奏的律动!** 强则炽白喷吐,弱则温顺收敛,带著一种在朔风与粉尘中磨礪出的、更加坚韧的韵律!
巨大的指针式温度仪表,那根曾经飘忽不定的红色指针,如同被一只强有力的、来自北京的手稳稳按住,在设定值附近,只进行著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的颤动!比北京轧钢厂那次更加稳定!
“稳了!真他娘的稳了!”一个包钢的老师傅忍不住爆了粗口,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著那律动的火焰和稳定的指针,“比老子瞪大眼睛调得还准!”
吴主任激动地抓住路白的手,用力摇晃:“路厂长!成了!真成了!你们北京来的,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守仁和秦淮茹相视一笑,紧绷的神经终於放鬆,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发自內心的喜悦和自豪。在朔风凛冽的包钢,他们不仅成功点燃了星火,更在实战中淬链了技术方案,证明了它的適应性和生命力!
测试持续进行。浇铸出的铸件质量稳定,表面光洁。能耗数据初步统计,下降趋势明显。
当晚,工作组简陋的房间里,气氛热烈。王守仁难得地拿出了珍藏的二锅头,给每人倒了一小杯。
“来!同志们!为了包钢的第一炉『稳火』,干了!”王守仁的声音有些嘶哑,却充满了豪情。
“干!”眾人举杯,杯中酒液荡漾,映照著每个人眼中跳动的、在朔风中愈发坚韧的星火。
路白没有多饮,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刺骨的寒风立刻灌入,却也带来了远处高炉雄浑的呼吸声。他看著窗外包钢灯火辉煌的夜景,心中激盪。朔风礪星火,这第一站,他们不仅点亮了包钢铸造车间的炉火,更在这片充满力量的土地上,验证了星火燎原的可能。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块紧贴著的防护膏,仿佛也吸收了塞外的风霜,变得更加坚实。秦淮茹悄然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热水。
“下一站,是武钢了。”她轻声道。
“嗯,”路白接过水杯,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南方,“那里的『火』,可能更烈,水更深。但星火已成,便无惧淬链。”
窗外,包钢的灯火在无垠的夜色中连成一片,如同散落在北疆大地上的璀璨星子,无声地宣告著燎原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