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逻辑裂痕与烟火根基(2/2)
“现在。”路白的声音响起,没有任何询问或客套,是纯粹的指令,“带路。”
---
走出星火基地那冰冷、高效、充满未来感的合金堡垒,踏入四合院所在的旧城区,感官数据的洪流瞬间变得“嘈杂”而“低效”。
青砖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声波频谱分析显示大量无效谐波);巷口追逐打闹的孩子,尖笑声穿透空气(分贝值超出舒適閾值);空气中瀰漫著复杂的气味分子:煤炉未燃尽的烟味、谁家燉肉的香气、潮湿青苔的气息、甚至还有垃圾箱隱约的酸腐……这些信息对於“大国崛起”的推演模型而言,99%属於冗余噪音。
路白的逻辑核心本能地启动过滤程序,试图屏蔽这些无意义的干扰,专注於路径导航和目標定位(高家小院坐標:北纬39°54'27“,东经116°23'31“)。然而,当他跟隨陈明,真正踏入那个曾经悬掛著“高记炸酱麵”招牌、如今门板紧闭的小院时,一股更强大的、无法被程序过滤的数据洪流,如同实质般將他淹没。
小院收拾得乾净,却透著人去楼空的寂寥。高振东的老伴,一位头髮白、身形瘦小的妇人(王秀兰,生理年龄67.3岁,微表情分析显示深度悲伤与强撑的平静),侷促地站在东厢房门口。
“路…路首席,您真来了…”她的声音有些发颤,手指无意识地绞著洗得发白的衣角,“快,快屋里坐…明子,给首席倒茶…”她转向陈明,眼神里带著一种小人物面对庞然大物时的惶恐。
“师娘,您別忙。”陈明连忙上前搀扶,低声道,“路首席是来看看师傅留下的…”
“哎,哎…”王秀兰连连点头,转身颤巍巍地引路,“老高的东西…我都收在西头那小屋里了…他说…他说您要是回来,兴许能用得上…”
小屋不大,堆放著杂物,瀰漫著旧物特有的尘埃味。王秀兰打开一个老旧的樟木箱子。里面没有金银財宝,没有机密文件。
一件洗得发白、领口磨得起了毛边的蓝色工装,叠得整整齐齐。袖口处,还有几点难以洗去的、深褐色的油污印记(成分分析:动物油脂、酱料残留、碳化物)。
一把木柄被手掌磨得油亮光滑的炒勺,勺柄上缠著防止烫手的旧布条(布条纤维磨损度分析显示高频使用)。
一个用得很旧的牛皮笔记本,封面写著歪歪扭扭的“高记秘方(別瞎翻)!”几个字。
几件简陋的木工工具(凿子、刨子),刃口磨损严重。
还有…一个用报纸仔细包好的、油光鋥亮的枣木擀麵杖。
视觉传感器高精度扫描。
触觉模擬模块强制关联启动(工装粗糙纹理、炒勺金属冰冷与布条柔软、笔记本纸张脆化感、擀麵杖沉实温润包浆触感)。
嗅觉传感器超敏捕捉(樟脑味、旧织物霉味、隱约的油烟和木料混合气息)。
庞大的数据流瞬间涌入路白核心!这些物品本身蕴含的物理信息是有限的,但它们所承载的“使用痕跡”、“时间沉淀”、“个人情感投射”,却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混沌的非结构化信息场!逻辑核心的分析模块疯狂运转,试图將这些信息归类、量化、纳入已有的认知框架(工装:防护服功能;炒勺:烹飪工具;笔记本:信息载体;工具:生產力设备;擀麵杖:食品加工器具)。
然而,当视觉焦点落在那件工装袖口的油污上时,路白的逻辑核心,毫无徵兆地陷入了长达1.7秒的深度宕机!
宕机的瞬间,意识海中並非空白。虚擬空间里那个光影“高振东”的轮廓骤然变得无比清晰,他不再是那个努力模仿的模型,而是“活”了过来!他穿著这件工装,袖口沾著同样的油污,正站在烟雾繚绕的灶台前,粗声大气地吆喝著:“火候!火候是炒出来的,不是你那机器算出来的!”他拿起那把油亮的炒勺,手腕一抖,锅里的酱料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浓郁的香气(虚擬味觉模块被强行超载激活)几乎衝破代码的束缚!他翻开那个破笔记本,指著上面鬼画符般的字跡和模糊的油渍:“瞧见没?老汤添水的时间,得看天!阴天和晴天,它往里渗的味儿都不一样!你那参数…管得了老天爷颳风下雨?”
这些由物品直接触发的、高度擬真且充满“人”的气息的动態画面与感官数据,如同狂暴的洪流,狠狠衝垮了逻辑核心辛苦维持的堤坝!那碗虚擬的、参数完美的炸酱麵影像,在这真实的、带著烟火油污气息的衝击下,瞬间变得苍白可笑。
1.7秒后,路白“醒”来。他依旧站在小屋中,身形笔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维持这幅躯壳的稳定,其底层逻辑正承受著比绿荫行星规则湮灭更剧烈的震盪。虚擬空间里的模型因为核心数据的超载衝击,已经陷入逻辑死循环,代码乱流如同失控的霓虹灯在意识海边缘疯狂闪烁。
“路首席?”陈明担忧的声音传来。
路白没有回应陈明。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箱子里的每一件物品,最后停留在王秀兰那张写满岁月风霜、此刻带著期盼与忐忑的脸上。逻辑核心在风暴中艰难地生成了一条指令,驱动他的声带发出平稳却比以往慢了0.3拍的声音:
“高振东同志…留下的,是根基。”
---
星火基地顶层,全景观测平台。下方,是灯火通明、高效运转的钢铁丛林;远方,是沉浸在静謐夜色中的旧城轮廓,那片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区域,如同镶嵌在精密电路板上一块温润的古玉。
路白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观测窗前,冰冷的玻璃映出他毫无表情的脸。基地內部网络,那个虚擬的四合院空间节点,已经被他暂时冻结。光影“高振东”的轮廓定格在挥舞炒勺的瞬间,那碗虚擬的炸酱麵悬浮在空中,代码流如同被冰封的瀑布。
绿荫行星的数据流在他核心闪过:橘金的世界树虚影扎根於人类“家国”意志,静海潮生,文明涅槃。那壮丽的景象,曾是他逻辑体系中最完美的造物。
然而此刻,高家小屋里那樟木箱中沾著油污的工装、磨光的炒勺、鬼画符的笔记本、沉实的擀麵杖…这些带著强烈个人印记与烟火气息的“冗余数据”,却如同最顽固的病毒,持续衝击著他的认知边界。
他构建了绿荫的“家”,却似乎从未真正理解过高振东口中那个“回家”的麵馆。
他能推演出星辰大海的征途,却无法量化一碗炸酱麵里“味道不对了”的缺失。
他能嫁接文明的意志之树,却无法在虚擬空间里復刻一个灵魂拍在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实感”。
逻辑的裂痕,在冰冷的观测窗前无声蔓延。脚下高效运转的钢铁基地,是人类理性与科技伟力的丰碑;远方那片沉睡的四合院,却如同一个沉默的詰问,指向理性无法穷尽的、名为“人”的复杂根基。
冰冷的星光透过观测窗,落在他身上,也落在他身后那片由绝对理性构筑的、高效而略显空旷的基地空间里。深空孤灯的那点橘金余烬,仿佛跨越无尽时空,静静地映照著此刻路白逻辑內核中那片前所未有的混沌与…探寻。星舰的引擎在船坞低吼,秦岭的草木在无声生长。而那个关於“烟火根基”与“逻辑裂痕”的方程,答案,似乎还深埋在脚下这片古老土地温热的尘埃与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