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 第15章 宇宙通用语言(求追读!收藏!)

第15章 宇宙通用语言(求追读!收藏!)(1/2)

目录
好书推荐: 高冷女总裁追夫火葬场 战锤:从矿工开始杀向银河 汉末昭烈行 惊悚领域:从精神病院进入诡世界 高达SEED联邦之鹰 我刚成化劲,你说这是斗罗绝世? 造化诸天:科技为王 科技霸主2010 我在大明打丧尸 霍格沃茨:你教皮卡丘啃大瓜的?

相比於技术组的十数人,理论组目前就杨学斌一人。

因为在筹备期,他的任务真的很轻鬆,只需要將雷达的各项性能指標列出来就行,技术组会根据这个目標去联繫各机部,將巨型雷达製造出来。

红岸工程,一切围绕巨型雷达而存在。

仅仅一天,他就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偶尔开开会,杨学斌的时间都在学习,主要是学习各种雷达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作为重大的国防工程,红岸工程有自己的图书室。

里面不仅有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还有国外最前沿的相关期刊。

很快,杨学斌就锁定了自己的目標。

电晶体。

电晶体属於电子管的升级版,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更快,准確性更高等特点,国际主流早已经全面取代了电子管。

无论是雷达,还是计算机,m、s都早就进入了电晶体时代。

即电晶体雷达和集成电路计算机。

但东大主流还是电子管。

这意味著同样的技术指標,如果使用电子管需要造得更大,消耗的能源更高,但性能却会更不稳定,特別是红岸基地的巨型雷达。

因为功率太高,不仅电子管需要特製,而且还极易损坏。

当然,雷达和计算机虽然同样要用到电晶体,但设计目標却完全相反。

计算机电晶体追求在微小电压下快速开关,而雷达电晶体则是追求在高压下放大微弱信號,就像跑车和卡车的发动机都叫內燃机,但构造天差地別。

虽然构造天差地別,但基础物理原理相同。

杨学斌的目標也不能说就是电晶体。

而是晶片,也就是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他虽然不了解雷达,可也知道现实世界的雷达基本上都已经晶片化了,就更別说是计算机了,晶片早已经达到了2纳米的层级,快要接近硅晶片的物理极限。

作为计算机博士,杨学斌不可能不了解计算机硬体。

特別是晶片。

没办法,新闻上不是今天说晶片被卡脖子,就是说明天光刻机被卡脖子,他为此也愤怒不已,於是就去认真研究过光刻机原理,以及晶片的製造过程。

不能说精通,但理论和流程都了解。

这就够了。

很多时候,技术突破不了不是科技水平不行,而不是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东大科学家从不缺乏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光刻机发展歷经了接触式光刻、接近式光刻、扫描投影式光刻、步进式光刻、深紫外光刻、极紫外式光刻。

其中极紫外式光刻是现实世界的主流,也就是所谓的euv光刻机。

euv光刻机就不要想了,太过先进,

但duv,也就是深紫外光刻倒可以搞一搞,因为这是八十年就发展出来的技术。

这是三体世界,整体来说,科学水平要超过同期的现实世界,因为以目前东大的实力,在他的理论指导下,还是有能力將duv光刻机搞出来的。

既然duv光刻机要搞出来,那现代化计算机自然也要搞出来。

要知道现在的计算机可没显示器,甚至键盘都没有,程序代码和数据全部由打卡机打在80列的矩形硬纸卡片上。

每张卡片一行代码,每个孔位代表一个字符或指令。

这无形中阻碍了计算机的发展,因为不经过专业的学习,別说是使用了,连看都看不懂。

而计算机,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斗罗大陆:重生霍雨浩之再回绝世 万界:诸天演武之路 美利坚1849:从每日情报开始 斗罗:龙王之七杀修罗 都断绝关系了,谁还惯着你们啊 遮天之万法成道 离婚后,我的情报系统每日刷新 我男神养成啊,怎么成首富了 柯南之我是链金术士 从黑科技开始,强国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