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黑云压城(2/2)
“若此言非虚,那么今日这些被檀石槐强掳至乌侯秦水、充作捕鱼苦役的倭奴之中,或有相当一部分,其血脉深处流淌著的未尝不是古吴越先民之血。”
“其言语之中,残存些许相通之音,亦在情理之中。”
“吴人后代?”简雍狭长的眼瞳瞬间睁大,眉宇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这个推论,显然完全顛覆了他对那群“倭奴”的认知。
汉代重视经学而轻视史学,即便是大家子弟也不见得读史的。
汉代的倭人,主体其实就是几个世纪以来从东北亚地区渡海而来的各民族混合体。
这些渡来人在九州岛附近建立了百十个部落,经过部落兼併最终形成了大大小小三十个城邦。
献帝刘协的子孙后来也东渡至此,形成了以东汉氏为主的移民家族,不过那都是晋朝之事了。
与简雍的震惊不同,张飞的回应则如火山爆发。
他“呸”地一声,浓黑的眉毛几乎倒竖起来,巨大的手掌再次狠狠拍下,这次几乎要將那可怜的矮案拍散架!
“俺管他是吴人子孙还是倭人孙子!敢来柳城撒野,敢踏俺汉家田苗,敢杀俺汉家百姓!俺认得他是谁,俺手中这杆矛可不认得!”
“来一个,俺杀一个!来一百,俺就杀他个乾乾净净!管叫他有来无回,断子绝孙!”
这充满边塞男儿血性的宣言,在小屋內轰然迴荡,激得几位乡老也血脉賁张,忍不住齐声叫好:“壮哉郎君!”
刘备依旧端坐於席,面色沉静如水。
他没有在意此事,目光早已穿透了简陋的土墙,投向了北方那广袤而凶险的草原深处。
屋外,白狼水裹挟著初春的残冰碎雪,呜咽著奔流向东。寒意虽在消退,但一股更庞大、更冰冷的肃杀之气,如同草原深处翻滚的乌云,正沉沉地压向柳城。
隨著小屋內的喧囂渐渐平息,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县长身上。
“明廷,当下倭人已退,可否组织乡人復耕田亩。”
刘备摇头:“依备之见,东部鲜卑此番驱使倭奴踏我青苗,绝非寻常骚扰。此部意在断我边民口粮,毁我春耕,此等行径,正是大战將起的先兆。”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惊恐的眾人,最后落在简雍身上。
“宪和,你即刻代我修书一封,火速传往广阳。详陈柳城所见,提醒使君,今岁鲜卑必有大规模入寇,务必早做万全防备!”
“信中务必恳请州君,若能就近调拨些甲冑军械,支援柳城,自是最好!”
简雍闻言眉头微蹙,谨慎问道:“玄德之意,是篤定宇文部必攻柳城?”
刘备低头审视著地图:
“不一定只是宇文部,东部鲜卑大人林立,弥加、闕机、素利、宇文,更有诸多乌桓单于,自立为王者亦不在少数。彼等皆为豺狼,常年覬覦大汉边郡,择机便会扑咬。”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辽西郡的位置,语气斩钉截铁,“我不敢断言宇文槐头必攻柳城,但我敢断言——若鲜卑今岁欲大举寇掠幽州,其兵锋所向,辽西將首当其衝!”
小屋內的空气再次凝固,初春的暖意仿佛被这冰冷的预判彻底驱散。
“时不我待,提醒县內百姓做好守备,修缮鄔堡。”
“咱们要面临一场大战了。”
……
三国魏·鱼豢《魏略》云:倭人男子无大小,皆鯨面而文身。闻其旧语,自谓泰伯之后。”
《晋书·倭人传》云:“东瀛户有七万,男子无大小,皆鯨面而文身,闻其旧语,自谓泰伯之后。”
《资治通鑑》云:“盍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