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2/2)
“好的,林总,那我就先去进行电池测试了。”
第二天,朱浩便得出了使用新工艺的磷酸铁鋰电池的初步测试结果。
在使用了包裹均匀度更高的磷酸铁鋰材料之后,电池的能量密度又比之前提升了足足10wh/kg之多。
这样的提升幅度看起来可能不像之前那样明显,但在原有的成熟工艺上,还能有这样程度的提升,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等到负极铜片减薄技术和模组集成技术也取得突破,新电池一定可以展现出更加出色的性能。
这两项技术的研发未必能够在短时间之內就完成,林宇也没有把注意力都放在研发上面,而是处理起了新工厂的事情。
现在新工厂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一部分了,有两个厂房也已经提前开工,这让电池厂的產能又提升了不少。
不过林宇心里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並不满足於只是工人数量的提升,仍然希望在生產工艺上进行一些革新。
之前林宇考虑的是,在缩短磷酸铁鋰烧结时间和颗粒自动级配的工艺上提升工作效率。
经过仔细的研究,林宇也逐渐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够用微波烧结来代替传统的箱式炉,可以將烧结时间从之前的10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左右,大大减少烧结工艺所需要的时间。
而且这也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並避免因为长时间烧结而產生较多的磷化亚铁杂质出现。
当然,这项工艺的实现,是需要购买工业级的微波烧结机的,每台的价格大概在100万左右。
但只要是对电池厂经营有帮助的设备,並且价格在林宇有能力承受的范围內,林宇都肯定会去购买的。
另外,在磷酸铁鋰颗粒级配的工艺之中,如果能够使用雷射粒度仪去实时监测颗粒的分布,就可以达到自动调整颗粒级配的比例,实现这项工艺的自动化。
雷射粒度仪的价格为每台20万左右,对於现在的林宇来说,已经算是比较便宜的设备了。
隨后不久,林宇就又为新工厂添置了两台工业级微波烧结机和四台雷射粒度仪,一下子又砸进去了300来万。
在感到有些肉痛的同时,林宇也很快看到了这些新设备起到的效果。
因为烧结时间的缩短和动態级配系统的使用,新工厂展现出了极强的工作效率,生產一批次电池的周期,只需要差不多原来一半的时间。
而在系统面板数据的变化,也很好的彰显出了宇能电池厂的发展速度。
“现在工厂经验值已经突破80点了……看来这些新设备的添置,还是对工厂的评级起到很大的帮助的。”
等到剩余的那些厂房建完,宇能电池厂正式搬迁到新厂址,电池厂的等级就基本可以提升了。
…………
这一天,马卓然刚从外面值外勤回来,就听到手机响了。
拿出手机一看,发现是傅豪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