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玉璇仙锦」玉仙子(2/2)
见纸卷上,有漂亮的字跡,写著另一首诗。
一笔一划,如羚羊掛角,含蓄却又玄妙:
——“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玉仙子赞道:“果然是李青莲的佳作,果然是刺蘼飞剑诀。看来,这舒小瑶也是喜诗之人,倒是正合我的品味。”
她往李丹荷看了一眼:“这孩子天赋过人,乃是极好之事。你却眉头微锁,莫非有什么令你忧心之处?”
李丹荷见玉仙子问起,忙道:“仙子有所不知,小瑶本性善良,天赋也好,就只是,她乃是丫鬟出身……”
玉仙子笑道:“道非眾生有,能应眾生修!丫鬟又如何?仙道縹緲,只看自身心志与悟性,可不看出身。”
李丹荷道:“但小瑶所服侍的,乃是一名公子哥儿。此人天赋却是极差,上山已九个月,到现在都还没有炼出气漩。”
玉仙子道:“虽然灵根优劣,未必代表著將来的仙途,但入仙门这么久,连一转链气都没到。
“这灵根也是极差的了,这倒也没什么,期满之后,他自然离山,与那孩子仙凡两隔,何必在意?”
李丹荷摇头道:“但我看那孩子,对那公子哥儿似是情根深种,未必能够持慧剑,断情丝。
“以她在仙道上的过人天赋,若是受那傢伙影响,最终选择捨弃仙途,那就太可惜了。”
玉仙子不由得笑道:“你想多了!怎会有谁为了一个註定在仙道上难有前途的人,捨弃仙途?”
李丹荷便將小瑶即便是入了仙魁院,也每日去山脚照顾那少年起居,现在更將她家少爷带到仙魁院的事,告知仙子。
玉仙子微露讶色:“竟有这样的事?如此说来,倒的確是有可虑之处。
“不过她年纪小,情竇初开,有所留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那少年,听上去却有些自不量力了。”
李丹荷道:“谁说不是呢?
“更搞笑的是,他明明没有修仙的天赋,被打发到杂学院去,却骗小瑶那孩子说,他另闢修仙之道,格物致知。
“那孩子天真善良,看那少年的眼神,竟有崇拜之色。我怕在正式考核前,影响她的心境,也不好过多干涉。”
玉仙子微微蹙眉:“格物致知?儒家圣人言格物,那也是腹藏万卷书、学究天地之后,为穷尽天地之理才开始做的事。
“他小小年纪,还想有那观红尘之物、达天地之理的本事?分明是不学无术,偏偏又自以为是。
“呵呵,他以为他是那年纪虽轻,却已是诗才惊世的李青莲?”
李丹荷道:“仙子。那少年天赋太差,其实继续留在正一峰也是无用。
“要不,我寻个藉口,也不用等一年期满了,直接將他赶下山去,免得他留在那孩子身边,影响她未来仙途?”
玉仙子笑道:“那倒也不必!所有入山新人,皆有一年的求道机会,强行赶他走,也违了『能应眾生修』的道理。
“你在边上看顾著就好,隨著考核临近,想来那少年自会慢慢意识到,舒小瑶现在虽是他的丫鬟,但终究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自惭形秽之下,到时自会离去。”
李丹荷笑道:“希望他有那样的自知之明。”
等她走后。
玉仙子重新坐回感天石,默念手中诗卷:“……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难怪江南已有许多文人雅士,將那李青莲称作小诗仙。如此诗才,配得上一个仙字,等此间事了,我必再去寻他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