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准备(1/2)
第136章 准备
此时,ch54特有的低沉螺旋桨声再次响起。
这次运送的材料是水泥桩管,一根十二米长、直径十公分的水泥桩重量接近一吨,即便ch54拥有超强载重能力,一次也只敢运送十根。
放下水泥管桩,ch54马不停蹄返回。
隨后是两架中型直升机,它们载重有限,一次运送五根就已经到达极限。
对此,逢山只能表示无奈。
极北苔原是一个广阔的冻土沼泽带,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加上皇冠领位置实在太过偏僻,地面交通根本无法运输这种重型材料。
直升机成为唯一选择。
两架中型直升机一个小时收费2万美元。
现在才过去两天,逢山就需要支付32万美元直升机运输费。
並且这还不是结束,按照目前节奏,至少还需要3天时间,才能把木屋材料全部运送完。
肉疼啊。
买这么多木屋也才了一百多万,可特么光运费就要一百万,而且安装木屋別墅工程还要另外掏钱。
这钱又不是大风颳来的。
可已经开始又没办法停下来。
打桩机眶眶眶转动,逢山感觉就像是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钱。
一下一万美元没了!
好在ch54不用出费用,要是按汤姆所说,ch54一小时租金10万美元,那还盖个毛木屋,一天100万的运输成本,再多钱也顶不住这么造。
“逢先生,我们开始安装水泥桩管。”一名工人走过来,示意往后站。
“开始吧,注意安全!”逢山后退几步。
小型机械车开到堆放水泥桩管处,用类似机械爪一样的前臂,抓起一根水泥管,返回到地基坑,爪臂转动,水泥管横向变为竖向,在工人指引下降水泥管插入桩孔。
隨后依次反覆,一根根的水泥管插进桩孔,
中间休息一个小时,因为直升机运送速度,远没有装水泥管速度快。
来回一趟2个多小时,还只能运送20根水泥管。
现在极北苔原白昼也就8个小时,直升机除去2个小时整修修时间,满打满送只能保证120根水泥管到场。
又是钱的一天。
24万美元没了。
逢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皇冠领的成员们,而是高高兴兴给工人们做一顿铁板鹿排大餐后,返回大巴车营地。
第二天。
运输继续,剩下水泥管在下午时候全部送完,接下来就是运送木屋组件。
安装工人把所有水泥管桩打入地基后,然后用木模板定型水泥地基,並余留沟渠以利后续排水。
隨后工人们按照木板定型,將钢筋做成相同尺寸钢筋笼放入模具內。
等到模具全部完工。
受环境限制,没有水泥搅拌车,安装承包商特意製作了一款人工搅拌设备。
说白了就是在齿轮焊接一根螺旋桨,然后用一根铁棍插在齿轮接口,將设备固定在油桶上面,靠人力推动齿轮转动,然后再带动铁锹搅拌水泥浆。
这份工作很累,混凝土浆越搅越黏稠,到最后得使出吃乃力气,如果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会造成地基裂缝、影响地基质量。
连续两名工人搅拌完水泥跟虚脱一样,躺在地上大喘气。
逢山回来一看,乐了。
这不是自己的强项嘛!
盖房子自己没那能力,出力气还不手拿把掐。
二话不说,脱掉兽皮大衣,上前接过搅拌水泥工具。
手臂卖力摇动起来,铁棍带动齿轮飞快转动搅拌器,只听油桶里石子发出哗啦啦声音越来越小。
旁边工人都看傻眼了。
这尼玛搅拌器转速都快赶上离心机。
这么大的力气。
负责运送混凝土的工人,推著手推车从工地过来,接不上混凝土让他被浇筑工人喷了一脸口水。
见到负责搅拌混凝土的工人偷懒,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要不然刚才白被喷了衝过来刚要骂人,却看到油桶边站著逢山,手臂呼呼转动就像风车一样。
什么情况?
怎么他推的这么轻鬆?
工人凑上前,只见在逢山推动下,油桶里的混凝土形成一个小漩涡,甚至还有水泥浆被甩出来。
“怎样样,合格吗?”逢山大气都不喘一下。
“能用,能用!”工人傻傻的掏起一捧混凝土浆放在水里观察。
顏色均匀、无泌水现象、无气泡、无粗颗粒、黏度適中。
比水泥搅拌车搅出来的混凝土效果都要好。
“那就好!”逢山拉开油桶卡扣,桶里混凝土浆缓缓倒进工人手推车里,
下一个!”
一次油桶搅拌,能装两推车的混凝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