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太后决定议和(1/2)
第216章 太后决定议和
“吵够了?”北齐太后的声音不,却让殿內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等到殿內文武百官都不说话,大殿底下彻底安静了下来,北齐太后这才缓缓开□:“诸位大人皆是北齐的栋樑,如今国难当头,不思如何共渡难关,反倒在这里爭得面红耳赤,传出去,怕是要让庆国人耻笑。“
主战派的几个將领,见到太后发话,他们立刻上前一步拱手回话:“太后,臣等以为庆国凭藉的不过是军械便利,占据了我们北齐几座关隘,只要陛下和太后让上杉虎大將军返回前线大营,定然能將庆国军队赶出北齐,收復失地。“
“收復失地?”北齐太后目光落在殿下几名將领身上,语气中带著几分反问:“你们倒是说说怎么收復失地,先前上杉虎在军中的时候,大军据守天险都能被庆国军队攻破,现在已经快到冬天,军粮吃紧,百姓尚且食不果腹,国库早已空了大半,寡人倒是想知道你们该如何收復失地。”
说话的將领听到北齐太后詰问,脸色一白,他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他知道太后说的是实情,只是身为武將,他实在不愿意眼睁睁看著北齐向庆国低头。
求和派的几名文官见状,立刻上前躬身说话:“太后英明,如今北齐国力衰微,实在不宜与庆国硬拼。
臣以为,不如派使者前往庆国议和,暂且割让几座城池,待我北齐休养生息几年,再图后事。”
“割让城池说得轻巧!”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战豆豆终於开口,她语气中带著几分不满:“那些城池是北齐先祖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怎么能说割让就割让,传出去朕还有何顏面面对北齐先祖。”
见到小皇帝稍带几分慍怒,几名文官连忙躬身行礼,声音中带著几分恳切:“陛下息怒,臣等並非真心要割让北齐城池,这些只是权宜之计。
日前庆国北伐攻势迅猛,如若不暂时妥协,一旦庆军大举进攻到我北齐平原地带,到时候大军无险可守,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到时候別说几座城池,怕是整个北齐江山都要风雨飘摇。
我们现在还有苦荷大师稳坐后方,庆国尚且不敢乱来,未来还有时间重整旗鼓再战,重新夺回失地。”
面对几名文官的说辞,小皇帝战豆豆心里也明白,她知道这些文官说的都是实话,自己先前派人卸下上杉虎兵权,將其调回上京城,就是看清楚了哪怕是上杉虎留在军中,凭藉北齐现在的军力和军械,仍旧无法和庆国互相抗衡。
到头来只不过是损兵折將,还不如將上杉虎调回上京城,暂时卸下对方兵权,让这位不可一世的大將军,真正归服北齐皇室。
这些都是小皇帝和北齐太后事先商量好的事情,两人一唱一和,一个当白脸,一个当红脸,互相唱双簧,目的就是削弱北齐这位权势滔天的大將军权力。
这会儿的朝堂爭论,小皇帝和太后只是逢场作戏,她们代表的毕竞是北齐皇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议和,唯独她们不能明面上主动议和,不然让北齐百姓如何看待皇室。
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出爭论,文官和武官在互相爭论的过程中,说出各自的心中想法,最终太后和小皇帝中的一人再次拍板,作出决定。
小皇帝名义上还是北齐的一国之主,拍板议和的事情,还是不能由她直接做出决定,到头来还是北齐太后会承担下一切,小皇帝所做的只是表明自己不愿意议和的態度。
这样在北齐百姓看来,皇帝本意还是好的,都是底下人执行坏了,朝廷里还有太后垂帘听政,小皇帝也是有心无力,难以做出自己决定。
有了这一层微言大义的护身符在,纵然北齐与庆国议和,北齐百姓都不会怪罪到小皇帝头上,反倒能激发民间一些鬱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忠君爱国的心理,最终站在小皇帝这一边,坚定不移地支持帝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