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弃徐图荆(1/2)
陈默收起心中喜悦,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曹宏明明被五大绑,哪来的刀?他忍著疼痛问道:“主公,曹宏的刀......”
刘备神色一凛,沉声道:“已经查明了,看守的小兵见曹宏已经招供,便放鬆了警惕,竟让他趁机夺了刀,那失职之人已被杖责五十,逐出军营。”
陈默点点头,心中却暗自警惕,看来徐州內部仍有隱患,必须儘快稳固局势。
他思索片刻,说道:“主公,丹阳兵不可一日无主,我推荐赵莽继任校尉一职。此人虽是溃兵出身,但忠心可靠,又熟悉丹阳兵內部情况,必能稳住军心。”
刘备略作沉吟,目光转向关羽和张飞:“云长、翼德,你们以为如何?”
关羽抚须道:“赵莽確有胆识,此前探查曹豹一事也办得妥当。”
张飞在一旁点头表示同意。
“好,“刘备一锤定音,“即日起,赵莽为丹阳兵校尉,统领旧部,“他转头对陈默温声道,“军师安心养伤,其余事务不必忧心。”
陈默目送刘备三人离开后,强撑著坐起身来,从怀中掏出那本《三国演义》,书页微微发烫,翻开一看,几行字跡赫然在目:
【一个月后,袁术將遣纪灵率三万大军进犯徐州】
【吕布败逃后投奔袁术,將为先锋】
【徐州四战之地,难守易攻】
“果然还是来了......”陈默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著竹枕,歷史上的刘备正是在袁术和吕布的夹击下丟失了徐州,难道这个命运无法改变?
窗外一阵风吹来,烛火摇曳,將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独。他想起现代读史时的一个疑问:为何刘备总是守不住根据地?从徐州到荆州,似乎永远在流浪。
“不是守不住,而是不该守,”陈默突然自言自语,他猛地翻开《三国演义》,快速翻到“隆中对”的章节。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很明確——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但那是十几年后的事,现在......
他猛地抓了抓头髮,这当谋士太难了,突然,只见书页自动翻动,停在空白处,新的字跡缓缓浮现:
【徐州富庶然无险可守】
【建议一:联曹抗袁,借曹操之力暂保徐州】
【建议二:弃徐入荆,早图大业】
【建议三:......】
第三条建议的字跡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浸湿后又晾乾的墨跡。陈默皱眉思索,第三条莫非是“假意投袁,伺机而动”?但这风险太大,袁术多疑,恐怕难以取信,而且,投袁术不如投袁绍呢。
“军师还未休息?”赵莽的声音此刻从门外传来。新任丹阳校尉端著一碗药汤进来,独眼中满是关切。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解书荒,101????????????.??????超全 】
陈默示意他坐下:“赵莽,要是若让你选,是死守家乡,还是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赵莽一愣,隨即明白军师在问什么,他放下药碗,粗糙的手指在桌面上画了个圈:“俺们琅琊溃兵当初要是死守家乡,要么早饿死了,要么早全灭了,乱世里,活路都是闯出来的。”
这番话让陈默眼前一亮,是啊,歷史上的刘备正是因为太执著於仁义之名,才屡屡错失良机,既然知道徐州守不住,何不......
他忽然想起什么,急忙翻开《三国演义》,只见原本模糊的第三条建议已变得清晰:
【建议三:以退为进,让徐州於吕布,使其与袁术相爭,我军趁机南下取荆州】
“妙啊!”陈默忍不住拍案而起,却牵动伤口,疼得齜牙咧嘴。
赵莽慌忙扶住他:“军师怎么了,要保重身体!”
“无妨,”陈默喘了口气,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你去请陈元龙先生速来见我,就说......就说徐州有危,我有保全百姓万全之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