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备得徐庶,曹迎天子(1/2)
一叶扁舟破雾而来,船头立著个蓑衣斗笠的渔夫,腰间却悬著一柄长剑,虽作寻常打扮,眉宇间那股锐气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先生可是潁川徐元直?“陈默拱手一礼,声音清朗。
舟上之人明显一怔,隨即轻笑:“不想这新野城中,竟还有人识得徐庶,”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在晨雾中格外分明。
陈默上前两步,郑重道:“久闻先生大才,特在此相候。”
徐庶轻巧地跃上岸来,抖落蓑衣上的水珠,眼中带著几分审视:“陈军师既能预知我来,想必也知我所求为何?”
“先生避乱南来,无非求明主而事,”陈默坦然道,“刘使君仁德之名,天下皆知。虽暂居新野,却胸怀汉室。先生若愿相助,必以国士相待。”
他说著,目光越过徐庶肩头,望向其身后。徐庶顺著他的视线回头,只见晨雾中快步走来一人,素衣简装,正是刘备。
“元直先生!”刘备人未至声先到,脸上带著掩不住的喜色。他身后只跟著两名亲兵,显然是轻装简从而来。
徐庶显然没料到刘备会亲自来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刘备已快步上前,一把执住徐庶的手,诚恳道:“备早闻先生之名与军师口中,久慕,今日得见,幸甚至哉!先生若不嫌弃,可愿隨备入城一敘?”
徐庶细细打量著这位刘玄德,见他眉宇间毫无骄矜之色,反倒真诚得近乎赤诚,心中不由一动。
刘备见他迟疑,又补充道:“城中已备薄酒,还望先生赏光,”说罢竟亲自为徐庶引路,那份热忱让徐庶一时难以推拒。
州牧府內,酒席已备。案几上不过几样家常菜餚,却样样精致。刘备亲自为徐庶斟酒,笑道:“仓促之间,招待不周,还望先生见谅。”
徐庶举杯轻抿,目光在厅內扫过,见陈默正含笑望著他,关羽、张飞等人也都到齐,显然是將他当作贵客相待。
酒过三巡,徐庶放下酒杯,直视刘备:“使君暂居新野,日后有何打算?”
这个问题问得直白,厅內一时安静下来。刘备轻嘆一声:“备飘零半生,终得军师相助,方有今日。然天下动盪,汉室倾颓,备虽不才,愿尽绵薄之力,匡扶社稷。”
徐庶微微点头,转向陈默:“陈军师以为,刘表会容得下使君在此立足么?”
陈默会意,蘸酒在案上勾画起来:“刘表虽为汉室宗亲,却无进取之心。蔡瑁等人专权跋扈,若使君欲成大事,需早作谋划。”
他手指在酒渍间游走,勾勒出荆州形势,“刘琦为长子,却不得刘表欢心,与蔡瑁势同水火......”
徐庶眼中精光一闪,突然接话:“军师是想借刘琦之力?”
陈默含笑点头,两人相视一笑,竟似多年知己。
隨即,徐庶站起,向刘备鞠躬,“庶本山野之人,不堪大用,但若使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见状大喜,举杯道:“得二位先生相助,备之幸也!”
宴后,刘备亲自送徐庶至客房。见其行李简朴,仅一包袱、一剑、一琴,不由感慨:“先生清贫若此,备心难安。”
徐庶摇头笑道:“乱世之中,能保全性命已属不易,何谈富贵?”
刘备正色道:“先生大才,岂可埋没?”说著竟解下腰间隨他多年的玉佩相赠,徐庶拒绝不得,只得收下。
次日清晨,张飞在院中练武,见徐庶从客房出来,忍不住凑上前打量:“你就是大哥说的徐先生?”他嗓门洪亮,惊得树梢鸟儿扑稜稜飞起。
徐庶不卑不亢地拱手:“久闻张將军威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