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突发奇想(1/2)
晨雾未散,陈默独自漫步在城郊的田野间。他本欲巡视完最后几处屯田便回府安排北上事宜,却被田间景象绊住了脚步。
几个老农正弓著腰,手握粗陋的耒耜翻土。
木质的犁头入土不深,老农不得不反覆踩踏助力,额头上滚落的汗珠砸进黄土里。有个少年跟在后面撒种,瘦弱的肩膀被绳索勒出红痕。
“无论什么时候的劳动人民,都是如此辛苦而神圣啊!”
陈默看著这场景,想著想著,忽然怔住了。
他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馆和歷史书上见过的曲辕犁,那轻便的弯辕,锋利的铁鏵,一人一牛便可深耕的构造。
三国时代的直辕犁与之相比,简直像孩童的玩具。
“《三国演义》......”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的书卷,忽然心念一动,快步走向田埂旁的大树后。
展开书,果然见空白处渐渐浮现字跡:“唐代陆龟蒙《耒耜经》载:曲辕犁,辕长一丈二尺......”隨著他的注视,一幅精细的构造图在纸上清晰显现。
陈默眼睛一亮,转身就往州牧府狂奔,官道上巡逻的士卒只见一道身影掠过,还以为闹了鬼魅。
“砰!”
陈默猛地撞开房门,徐庶正在与尹籍核对帐目,被嚇了一跳。
二人惊愕抬头,却见平日从容的军师此刻袍袖沾泥,发冠歪斜,手里攥著半截炭条。
“元直!取绢帛来,要最大的!”
徐庶虽不明就里,还是立即推开案上竹简,铺开一张素绢。陈默扑到案前,炭条在绢上划出凌厉的线条。
“这是......”没过一会儿,尹籍凑近细看,“犁具?”
“我给他命名曲辕犁,”陈默笔下不停,“辕头弯曲,可减省三分人力,犁鏵包铁,入土深而阻力小,”他忽然抬头,“襄阳库內坊近日可有余铁?”
徐庶迅速心算:“新缴获的兵刃熔了,还加上剩余,约得熟铁八百斤。”
“全用上,先造三百具!”陈默在图纸角落標註尺寸,“辕长一丈二尺,鏵宽六寸......对了,再找木匠做配套的耙!”
炭条“啪”地折断。陈默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抖。他望著逐渐成型的图纸,突然笑出声来,这或许比十万大军更能改变这个时代。
陈默又连忙离去,往刘备府中赶去。
过了一会儿,府內,刘备手持陈默所绘的曲辕犁图纸,眉头微蹙。
“军师此物构思精妙,確非凡品,”他轻轻抚过图纸上的炭痕,沉吟道,“然农人守旧,恐不敢轻试新器。且此物形制古怪,若无熟手指点,只怕反误农时。”
陈默早料到刘备会有此虑,当即拱手:“主公勿忧。默愿亲赴田间,先制一具试用。若见实效,百姓自然效仿。”
刘备讶然:“军师可要亲自下田?”
“正是,”陈默目光坚定的说,其实他在小时候就经常下田,“宛城之行尚有三日之期,足够一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