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劝降刘璋(1/2)
雨水顺著屋檐滴落,刘备望著案几上纵横交错的水痕,眉头紧锁:“军师为何说要让曹操贏?”
陈默將茶壶倾斜,水流分成两股:“主公请看,如今北方犹如这茶水分流,袁绍据冀、青、並三州,带甲百万,曹操握兗、豫、司隶,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忽然按住其中一股:“若袁绍胜,以河北之地利,三年,不五年內必能一统北方,”手指又压向另一股,“但曹操胜了却不同。即便贏了官渡,他还要对付袁谭、高干、公孙度......”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军师是说,曹操即便胜了,北方也难速统?”
“正是,”陈默蘸水画出长江轮廓,“只要袁绍不死那么早......趁他们缠斗时,我们西可取益州,东能图江东,”他压低声音,“而且......”
窗外惊雷炸响,陈默的声音却格外清晰:“我量那孙策虽勇猛,但轻而无备,必有一难,届时江东震动,正是用兵良机!”
刘备猛地站起,蓑衣上的雨水甩出一道弧线:“那眼下......”
“先取西川,”陈默拿起笔墨,“刘璋暗弱,可派孙乾为使,我写一封信给他看看能不能劝降,要是不能,再出兵,孙公祐长於辞令,也许能说动蜀中士族。”
刘备头伸过来,见陈默提笔写下:
“益州牧刘季玉亲启: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虽不才,愿伸大义於天下,今闻季玉兄坐镇西川,保境安民,实乃汉室之幸。
备与季玉兄同为景帝之后,血脉相连,当此乱世,更应携手共扶社稷。今备据荆州、汉中,北可拒曹贼之锋,东可扼孙氏之锐,然独缺西川贤才相助。若季玉兄愿以益州相托,备必当倾力北伐,共诛国贼,復我汉家江山。
益州虽险,然张鲁已降,汉中门户洞开,如今,孙策轻躁,早晚必生內乱,曹操虽强,然北方未定,无暇西顾。此诚天赐良机,望季玉兄深明大义,以汉室为重。
若蒙不弃,备当以国士之礼相待,保季玉兄世代富贵。书不尽言,惟望三思。
荆州牧刘备拜上”
......
“简雍明日便赴豫章,”州牧府內,刘备將印信递给这位心腹,“华子鱼虽已归附,仍需有人盯著。”
简雍笑嘻嘻地揣起印信:“主公放心,我定死死盯著这华歆。”
另一边,陈默正將信交给孙乾:“公祐此去成都,需留意三人——黄权,法正,李严。”
窗外,秋雨渐渐停歇,简雍,孙乾两人各自奔东西而去。
多日后,成都,州牧府。
孙乾风尘僕僕地踏入大殿,锦袍上还沾著蜀道的泥泞。
他双手奉上书信,眼角余光扫过殿中眾人,刘璋面色苍白地端坐主位,两侧文武分列,最前排两人尤为醒目,黄权鬚髮怒张,法正目光如炬。
“刘使君,”孙乾长揖及地,“皇叔命乾代问安好。”
刘璋点头,接过信件,拆开火漆,绢帛上的字跡让他额头渗出细汗,当读到“以益州相托”时,他猛地抬头:“这这这......”
“荒谬!”黄权一把夺过书信,“刘备不过织席贩履之徒,也敢妄图西川?”他转向刘璋,“主公,益州带甲十万,粮支五年,我们何必仰人鼻息?”
法正突然轻笑:“黄公衡好大的口气,去年张鲁犯境时,是谁嚇得要迁都江州?”
“你!”黄权戟指怒喝,“刘备空口白话就要我三十年基业,天下可有这般道理?”
“道理?”法正袖中滑出一卷竹简,“去岁灾情,益州饿殍三万,而荆州开仓賑灾,这便是道理!”他踏前一步,“如今有曹操虎视,孙策覬覦,主公以为凭严顏等人能挡几时?”
李严突然插话:“刘皇叔若入蜀,將如何安置我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