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袁操来使(1/2)
雨后的襄阳城瀰漫著泥土的清香。
陈默与刘备、庞统议论完取益州之事,刚回到州牧府,檐角的水珠还在滴答作响,一名亲兵就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主公,河北急使到!”
刘备展开那捲帛书时,陈默也把头慢慢凑上去看了眼,帛书上的字跡工整得近乎刻板:
“汉大將军、鄴侯袁绍,致书於荆州牧刘玄德阁下:
自董卓造逆,天下板荡,绍每念董卓乱政之时,公与吾等共討国贼,此情此景,犹在昨日。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罪更甚董卓!
本初提三尺剑,廓清河北,诛公孙瓚於易京,逐黑山於常山。今拥冀、青、並三州之地,带甲百万,粟支十年。
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鴆弒贵妃皇子,其罪罄竹难书!阁下乃汉室苗裔,仁义布於四海,岂可坐视奸贼肆虐?
绍承四世三公之业,拥冀並青幽之眾,带甲百万,良將千员,近闻公取荆襄、定汉中,仁德之名播於四海。若吾等南北呼应,共诛曹贼,则汉室可兴,天下可安!
若阁下愿出兵宛洛,绍当亲率河北精锐南下,共诛国贼!事成之日,愿与阁下分陕而治,永结盟好。
秋高马肥,正当用兵,翘首以待,惟希明鑑,书短意长,惟公察之。
建安四年秋袁本初手书”
刘备的手指在“分陕而治”四个字上停留许久。
陈默不用看都知道,此刻袁绍的使者必定在驛馆里吹嘘著河北军的雄壮呢。
“军师怎么看?”刘备將帛书递给陈默。
庞统在一旁一把抢过简册掂了掂:“这金子镀得挺厚,话倒是又长又空得很。”
“主公,”陈默展开荆州地图,“正如几日前所言,此战我们当坐山观虎斗,袁绍兵多而不精,曹操將寡而善战。此战无论谁胜,北方都將元气大伤。”
他在许昌位置画了个圈,“我们若出兵,反而让曹操有了'保卫天子'的大义名分。”
庞统突然把信册砸在案几上:“没错!让那两个傻子互相撕咬,咱们去取西川!主公难道想给袁本初当马前卒?那傢伙连亲弟弟都容不下!”
庞统也看向陈默:“袁本初若胜,下一个就要南下荆州,曹孟德若胜,没个三五年也消化不了河北。”他斜眼看向陈默,“不过......总得给袁绍回个话吧?”
刘备的眉头渐渐舒展。他想起当年在討董时,袁绍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倒还有一丝丝来气。
“那该如何回復?”
陈默取过一张素帛:“既要给足袁绍面子,又不能真被拖下水,”他提笔写道。
“荆州牧刘备叩復大將军麾下:
备闻檄文,慨然太息,曹贼之恶,天地共诛!
明公以匡扶之志,提河北之师,诚社稷之幸,备虽不才,愿附驥尾。
然豫章新定,山越未平,恐难即刻北伐新定,士马疲敝,又值秋收之际,愿明公先挫曹贼锐气,备当整顿舟师,竭力筹措粮草,以为后援。
汉室兴衰,在此一举,临书神驰,惟祈珍重。
建安四年秋刘备顿首”
写罢吹乾墨跡,陈默解释道:“先说支持,再推脱粮草,最后给个空头承诺。等袁绍真打到许昌,或者曹操拿下河北,我们早拿下成都了。”
刘备仍有忧虑:“可若袁绍速胜,找我们麻烦......”
“这绝无可能,”陈默斩钉截铁,“袁绍刚愎自用,手下谋士眾多,但各怀鬼胎,特別是那许......”
他一下子闭嘴,差点说漏嘴了,“曹操还是很顽强的。”
庞统拍案叫绝:“陈军师这手'拖'字诀,真的阴!”他突然凑近陈默,“你这身本事到底哪学的?”
陈默笑而不答,他望向北方,仿佛已经看见白马战场上,那抹刺目的红缨正在坠落,可惜了,穿越了也没机会看看这顏良文丑的实力到底咋样。
可这袁绍的使者刚走,亲兵又匆匆来报:“主公,许昌董昭求见!”
刘备与陈默对视一眼,庞统则挑了挑眉:“哟,曹阿瞒动作倒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