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回山(2/2)
“去吧。”祖师声音恢復了往日的平和,
“回你洞府,好生体悟今日所传。玄枢根骨亦是不凡,汝当好生教导。天高地阔,道途且长,望汝持此道心,勇猛精进。”
“是!弟子告退!”李宽再拜,领著玄枢,恭恭敬敬地退出了三星洞。
洞门缓缓闭合,將那片清圣之地掩去。
山风拂过,松涛阵阵。
传法毕,祖师道:“你与那猴头不同,俱得此法真传。望你善自珍重,莫要步他后尘。“
李宽再拜受教,忽觉袖中巡天宝鑑微震。
取出一看,但见南赡部洲某处血光冲天,隱有妖魔作乱之象。
祖师拂尘一摆:“既领天职,当行天事。你去罢。“
顿了顿,又添一句,“閒暇时...常回山看看。“
李宽喉头哽咽,重重叩首九次。
行至洞口,回望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李宽闻祖师教诲,心潮翻涌,
他將祖师所赐《黄庭》补註与天庭宝物小心收起,又向祖师深深一揖,这才领著侍立一旁的玄枢童子,恭谨地退出。
洞外,已是金乌西坠,玉兔初升。
漫天星斗如缀锦缎,山嵐雾气渐起,灵台方寸山更显清幽深邃。
玄枢童子见李宽神色端凝,知他心中思绪万千,亦不多言,只默默跟隨。
行至来时云头按下之处,李宽站定,对玄枢道:
“玄枢,吾奉祖师法旨,当往南赡部洲一行。你且回洞府静修,好生参悟道法。”
玄枢虽年幼,却极是灵慧,闻言躬身道:
“师父此去降妖,多加小心。玄枢定当勤修不輟,不负师父教导之恩。”言语间已带关切。
李宽頷首,从袖中取出那副“巡天宝鑑”,再次凝神看去。
悬於身前,念动真言。
只见那宝鑑清光湛湛,镜面如水波荡漾,现出南赡部洲景象。
却见那乱石山碧波潭地界,有冲霄血光,裹挟著黑气怨云,搅动得一方天地不寧,隱隱有悲號之声透镜而出!
“好孽畜!安敢如此荼毒生灵,搅乱乾坤!”
李宽看罢,心头火起,慈悲化作怒目金刚。
当下更不迟疑,默运玄功,施展祖师所授“驾雾腾云”的天罡正法。
但见他足下自生一片淡金祥云,瑞气千条,托定身形,飘飘荡荡,起在半空。
“徒儿保重,我去也!”
李宽朝玄枢微一抬手,喝一声:
“起!”
那祥云倏忽间化作一道金光,穿云破雾,其疾如风,其稳如山,逕往那乱石山碧波潭方向而去,霎时不见踪影。
李宽於云端之上,一边催动云头,一边参悟识海中三十六般天罡大法的奥妙真诀。
符文流转,玄机暗藏。
他心知那作乱妖魔盘踞水潭,必有倚仗,自己初得神通,需以正破邪,
既要除妖,亦要护得周遭生灵周全。
行不多时,早望见下方好座险恶山场:
乱石嵯峨,似狼牙锯齿;
荆棘密布,如铁网铜篱。
黑雾笼罩深潭,腥风扑面而来;
愁云遮蔽星月,怨气直透九霄。
潭边更有几处村落,已是断壁残垣,杳无人烟,唯闻鬼哭啾啾。
此正是那“乱石山碧波潭”!
李宽按落云头,隱在一处高崖之上。
復取巡天宝鑑观瞧,真言念处,镜光直透潭底妖氛:
但见那碧波潭深处,有一座水府,虽不甚齐整,却也雕梁画柱,匾额上书“血蛟宫”三个歪斜大字。
宫门外,虾兵蟹將持刀弄棒,巡逻把守,个个面目狰狞。
宫內深处,一个身著血袍、头生独角、面如蓝靛的妖魔,正高坐石椅之上。
面前一口大鼎,鼎內沸血翻腾,几个被缚的凡人悬於鼎上,哀哭不止。
那妖魔手持一柄分水点钢叉,正待將那凡人叉入血鼎!
旁有小妖奏道:“大王,再炼得七七四十九个生魂,您这『血煞魔功』便要大成了!”
那妖魔闻言,哈哈大笑,声如破锣,震得水府晃动。
“好个血蛟魔王!竟敢以生魂炼法,伤天害理,罪不容诛!”
李宽看得真切,怒髮衝冠。天罡诸法在心间电转:
“『翻江搅海』可破其水府根基,『撒豆成兵』可惑乱群妖…然此獠以血鼎炼魂,邪法凶戾,需断其根本!那血鼎乃邪气匯聚之所,『指地成钢』或可封镇!”
主意已定,李宽更不犹豫。
他暗运玄功,金丹光华流转,沛然法力灌注指尖。
默诵“指地成钢”大神通真言,朝著那碧波潭深处血蛟宫方向,並指如戟,凌空虚点,口中真言如雷霆乍响:
“天地正法,点化玄钢!疾!”
只听得潭底深处传来一声沉闷巨响!
轰隆隆——!
那口翻腾著污血、散发著冲天邪气的巨大血鼎,连同其下三丈方圆的妖阵基石,瞬间由赤红滚烫化作一片冰冷坚硬、乌光闪闪的玄铁精钢!
鼎內污血凝固如铁块,邪气顿消!
悬於鼎上的凡人绳索寸断,跌落在地,虽惊魂未定,却暂时脱了那沸鼎烹煮之苦!
殿中群妖被这突如其来的剧变和巨响震得东倒西歪,惊骇莫名。
“哇呀呀!气煞我也!何方毛神,敢破吾宝鼎!”
那血蛟魔王正待享用血食,骤见宝鼎被毁,邪功中断,直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內生烟!
它怒吼一声,抓起分水点钢叉,捲起一股腥臭无比的血浪黑风,轰隆一声衝破水府穹顶,裹挟著无数水族妖兵,直扑李宽所在的山崖而来!
妖风过处,草木尽枯,乱石崩飞!
“泼魔!休得猖狂!吾乃灵台方寸山菩提祖师门下觉正道人是也!今日特来收你!”
李宽见妖魔来势汹汹,凛然不惧。
自崖上显出身形,道袍猎猎,清光护体,將那污浊妖氛尽数排开。
手捏法诀,周身隱隱有风雷之声,天罡正气沛然莫御!